C.海地混血人种占多数D.巴西一印第安人相对较多19.“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与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最为相符的是A.德意志统一B.北美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英国光荣革命20.19世纪晚期,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据此可知当时西方科技发展的趋势是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政府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C.尖端科技的突破成为首要任务D.学科之间呈现交叉和融合21.图3出自美国《时代》杂志,标题为“共产主义的扩展”。与图3反映的时期一致的是莫科的黎波耳封锁区沙特阿拉伯形南区曲甜达影☒甜图3“共产主义的扩展”A.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B.美苏之间战时同盟关系宣告结束C.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D.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效显著22.英国进入1980年代后,在维修文物和文艺演出等事业中,常有私人单位的参与。不少私立学校和医院向公办学校及医院提供服务。在救治残障人和弱智者方面,不少市政当局使用了私人单位提供的资源。这主要是由于A.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B.经济危机的日益严重C.国家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D.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23.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对这一现象合理的历史解释是A.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文明冲突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差距扩大
【评分细则】问题补给方式水文特征给分点地下水补给径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替换词地下水水量较小补充答案冬季不断流;有夏汛水文特征有4个得分点,任答2点得4分,总得分不以单数分呈现。备注有错别字不给分。答案过分口语化不给分。答案详解1.【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影像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3:00,即120°E的地方时为13:00,汤加的经度接近175W,与120°E相差65°,地方时相差4小时20分钟,即影像拍摄时,当地地方时大约为17时20分,最接近18:00。故答案选C。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所给图片为遥感影像,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测自然灾害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S)主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要用于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主要用于精准定位,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故答案选D。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距今约4.4亿年的古生代地层中”,可排除中生代的侏罗纪和新生代的第四纪,C和D排除;寒武纪和志留纪均属于古生代,但寒武纪距今约5亿年。故答案选B。4.【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变质岩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而化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容易被破坏,难以存在。玄武岩和花岗岩均属于岩浆岩,其形成的过程伴随着高温条件,不利于化石的保存。故答案选A。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雾淞在形成时需要有较为充足的水汽、较低的气温和可以附着的植物。在沙漠地区,植物的枝叶是否繁茂主要受地下水的影响,而非垄上区域空旷,A错误;垄上坡度较大,积雪较少,B错误;冬季,区域内气温均较低,垄上与垄间气温差别不大,C错误;雾淞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水汽,相比于垄间,垄上海拔较高,气流活跃,更易暴露于水汽中。故答案选D。6.【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冬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盛行西北风,水汽主要从西北方向输入,故同一株植物的西北侧水汽供应更加充足,因此雾凇数量更多。故答案选B。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进入湖泊的汞主要是被有机质吸附后沉积,而沉积岩层自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5页)
NOD处理使线粒体膜电位发生变化,推测NOD可能作用于巨噬细胞的线粒体诱导其凋亡,D正确。12.B本实验设计了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两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未知,属于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也是一种对照实验,A错误:为防止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用10%的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C02,B正确: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发生灰绿色反应,可用于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了酒精,C错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黄不能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错误。13.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B错误: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可以除去95%的乙醇中的水分,获得无水乙醇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C正确正常情况下,色素分离后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色素是叶绿素a,其颜色为蓝绿色,D错误。14.B通过染色体的行为可以看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发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A正确:b图所示是有丝分裂中期,容易观察到细胞壁,但由于细胞膜只有7~8m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C图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被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最后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是保证染色体均分配的重要机制,C正确: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细胞板逐渐扩展成细胞壁,植物细胞才能一分为二,若高尔基体受损,则可能会得到多核细胞,D正确。15.A由于细胞的分化,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表达受到限制,全能性没有生殖细胞全能性高,A错误:受精卵具有全能性,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B正确雄蜂的发育可以说明个体发育的起点不一定是受精卵,还可以是配子,C正确结合题意,核移植时选择的受体细胞是卵细胞,激发了细胞核的全能性,推测卵细胞中可能存在使体细胞核回到未分化状态的物质,D正确。16.A细胞刚开始发生焦亡时只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保持完整性,但是最终细胞会裂解,细胞膜破裂,A错误:细胞焦亡时水分通过孔道进入细胞,细胞体积变大,最终裂解死亡,B正确:由题意可知,细胞焦亡会引发机体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细胞裂解释放出内容物也会引发炎症反应,C正确由题意可知,细胞焦亡和细胞凋亡一样也是一种程序性死亡,D正确。17.B若甲自交,后代均为圆叶,则甲为纯合子,圆叶可能为隐性性状,也可能是显性性状,A错误:若乙自交-后代尖叶:圆叶=3:1.则乙为杂合子,尖叶对圆叶为显性,B正确若甲、乙杂交,后代均为圆叶,则说明圆叶对尖叶为显性,甲为显性纯合子,C错误若甲、乙杂交,后代圆叶尖叶=1:1,则有可能甲为杂合子、乙为隐性纯合子,也有可能乙为杂合子、甲为隐性纯合子,D错误。18.A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A错误:孟德尔对性状遗传的研究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再到多对相对性状,贯彻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B正确:豌豆在花未开放以前就完成了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C正确测交实验是用隐性个体与F1杂交,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后代产生个体的表型及比例反映了: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正确。19.C羽色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该鸟类关于羽色的基因型理论上有10种,B错误两只雌雄鸟杂交,子代最多有4种表型,如基因组合B1bXBzb,子代基因型为BB2、Bb、B2b、bb、表型为红黄相间、红色、黄色和白色,C正确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20.D分析杂交实验结果,F1的黄色灰色=21,长毛短毛=31,说明基因型EE的个体致死,A错误亲本基因型均为EeFf,F1的基因型为(2Ee、ee)X(FF、2Ff、f),该种鼠与毛色和毛长
1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白洋淀相关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湖陆风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提供淡水资源不属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湖陆风会对城区空气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城区空气湿度,降低城区温度,改善城区环境质量;陆风有利于城区污染物的扩散;城区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由湖陆风决定。1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白洋淀相关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湖陆风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雄安新区建成后,城市面积增大,城区温度升高,夜晚温度下降少,削弱陆风;由于雄安新区温度高,白天与白洋淀的热力差异增大,加强湖风。15.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旱溪景观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情景,考查旱溪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旱溪建成后,会增强对降水的截留与滞蓄作用,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旱溪建成后,下渗量会增加,植被蒸腾量会增加,但对水汽输送和降水的直接影响较小。16.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旱溪景观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情景,考查旱溪建设选址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旱溪是一种仿水生景观,主要是用来缓解城市内涝的,适宜布局在降水集中易出现城市内涝的北方城市。济南降水集中在夏季,最适宜建设旱溪;广州和杭州分别位于珠三角和长江流域,地表水系发达,不适宜建设旱溪;乌鲁木齐位于新疆,气候干旱,城市内涝少,对旱溪需求少。17.命题透析本题以五星连珠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要点(1)五大行星接近在同一面上运行;公转方向相同,均是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均为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2)地球与五大行星轨道大小不同;五大行星公转周期不同,但公转方向相同,使得短时间内难以在地球上观看到五大行星近似位于同一直线上。(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适宜,温度适宜;乙行星距离太阳过近,表面温度过高,表面难有液态水的存在;己行星距离太阳过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过少,表面温度过低。(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8.命题透析本题以滨海涌洞鱼化石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地层的特征、不同地质时期生物演化特征以及地质时期生物灭绝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要点(1)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位置越偏下,岩石年龄越古老;岩层越古老,含有的化石越简单。(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2.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1.图8为某日某时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图10示意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下表是该区域甲、乙两城市夏季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30.020180°月份678气温/℃20.12222.990降水量/mm21.05.16.0光气温/℃14.416.516.1降水量/mm57.045.056.0线暖流…>寒流图8图10(1)比较甲、乙两城市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1)该日为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纬度).(4分)(2)在图9中绘制此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用阴影表示黑夜)。(2分)90W0°90E180°90W长66.523.50°区23.566.5(2)说明夏季甲城市气温高于乙城市的原因。(4分)图9(3)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此后半年内太原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2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且高温持续时间长。10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接连遭遇冷空气袭击,国庆长假期间多地“一秒入深秋”。10月8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太原等地人们甚至感觉到“一秒入冬”。高二地理第5页(共8页)高二地理第6页(共8页)
高二地理试题(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5CDBDA 6-10DCABC11-15CDB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5分)(1)该时段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说明上升气流明显,易于扬尘(4分):风力较大,利于沙尘水移动(2分)。(2)凌晨2时,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层结稳定(2分):前期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沙地表层板结,不利于起沙(2分):地形变得开阔,风力狭管效应消失,风力减弱(2分)。(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分)17.(15分)(1)画图如下。(洋流箭头都画对得2分。大气环流箭头4个都画对得2分,错一个或少画1个都得0分。)活古环流一洋流太洋有面一大气环流(2)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2分)成因:海域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气流下沉。(3分)(3)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下沉气流(2分):气候由炎热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2分):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2分)。
6.此时最可能为()11.赞比西河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发有的主导因素是(A.2月B.5月C.8月D.11月A.地形B.植被7.此时最可能出现(C.气候D.岩性A.甲地吹西南风B.乙地烈日当空12,赞比西河上游西南侧陈水特点是C.丙地阴雨连绵D.工地大风降温A.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8.图示区域内形成准静止锋的嘎气团来自。B.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大A.西南季风B.西南暖气流C.降水量小,季节变化小C.东南季风D.印度洋飓风D.降水量小,季节变化大厄尔尼诺是热带海洋海一气相互作用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不仅直13.当赞比西河进入汛期时(接影响热带太洋地区的天气和气候,而且会对季风环流产生重要影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响。图5示意1961~2020年9次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印度洋海温异常B.地中海沿岸森林火灾严重分布特征(图中数值表示海温距,单位:℃)。据此完成9~10题。C.东非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徙D.长江口等盐度线向外海凸自由曲流转变为深切曲流后,随着深切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道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图7示意某地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14~16题。334河离堆山图59.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次年夏季印度洋(A.海温偏高B.海温偏低C.气压降低D.蒸发增强10.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南亚地区()A.东南季风减弱B.东南季风增强C.西南季风减弱D.西南季风增强赞比西河(图6)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发育。上游流经高原地区,水流缓慢,河道多弯曲,中游峡谷与原相间分布,河道宽窄相间,下游河道宽阔,入海处形成巨大河口三角洲湿地。据此完成11~13题。2030马图714.图中离堆山形成前位于河流(A.凹岸B.凸岸利隆圭●C.冲积扇D.三角洲布拉巴萨水顷15.深切曲流的成因是()多利亚●哈拉冒A.地壳拾升河流下蚀B.地壳拾升河流侧蚀C.地壳下降河流下蚀D.地壳下降—一河流侧蚀人、季节性河流}善沙澳三:沼泽一水城1大坝16.目前该离堆山山顶与河流相对高度可能是(>、一河流A.40米B.100米C.150米D.200米图6号卷,10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第2页共4页
材料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一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26、(22分)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变迁是研究封建社会的一把钥匙。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融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朱汉国《历史学精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角度分析“富民”阶层产生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并从经济、思想方面等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在动力,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下列是某学者的著作目录:目录第一章从中西之别讲起第二章殷周之变:从尊神到敬德第三章周奏之变:从封建到郡县第四章唐宋之变:从豪族到民第五章由元而清:迈向“大中国“时代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月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趣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眷秋·慎势》载:“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出(分)未定。…积兔满巾,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最能体现材料主旨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军功授爵制2.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徘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A.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B.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C标忠着法律开始儒家化D.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3.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A.三省六部B.两税法C纳庸代役D,均田令4.唐宋时期…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属:美国则要求地方官选举时选出的必须是木州的居民,因此,在地方治理中美国摒芥了政务官的地区任职回避。在“回避”制度上,中国和美国A.都出于加强屮央集权的考虑B都有各月独特的政策出发点C都有利于对地方事务的管理D,都遵循了制约与衡的原则5.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在中国“应纳进1、出1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规定A.对英国商品倾销有一定制约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特征和孝文帝促使胡汉“更快"融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北方27.人才兴则国家兴,在历朝历代,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关系大变动给中国南方带来的影响。(8分)材料一: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募,不得治而得乱,是其故何也?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民族理念。结合所学,分别列举其对周边各部族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废常上贤则乱,的整体效果。(9分)舍法任智则危,故日:上法不上贤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韩非子》材料二: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民皆可参加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学者在用人之道上认识的异同及各自代表的利益方。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各学派争鸣实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总结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科举制出台的背景及该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9分)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