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试题

117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2、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4、2024历史第二次大联考
    5、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6、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D项“长期”的说法明显夸大,排除;C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10.C由材料可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西藏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了落实,故选C项。A项“开始”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未提及宪法,排除D项。11.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及“大多数的亚非国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受万隆会议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排除;材料所述是“官方或半官方的贸易关系”,不等于建交,排除C项;材料所述只有我国与亚非国家贸易总额的变化,得不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得到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中的我国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可知,中国不仅重视自身的发展,还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说明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故C项正确。A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参与了国际事务的处理,排除B项;材料所示的国际会议体现不出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排除D项。13.(1)差别:体系结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人们对法律的态度不同;法理观念不同。(12分)(2)原因:中西方物质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民众的法律意识不同;传统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差别;经济全球化加速法律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碰撞。(10分)(3)认识: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法治思想、法治经验,推动本国法律文化与世界优秀法律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本国的法治建设。(3分)14.[示例主题:中美关系是重要的国际关系。(3分)评析:世界上各大通讯社对中美建交公报的大量报道体现出对中美关系的重视,这源于中美关系是国际社会上十分重要的双边关系。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世界重大事务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其世界地位和影响力极其重要。中美建交,最终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发展不仅对中美两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对国际政治结构、经济全球化等产生深刻影响。总之,中美建交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是由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所决定的。(1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3·G3AB(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