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第1套)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历史试题

106

国考1号1(第1套)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4历史答案
    2、2024国考一号历史试卷答案
    3、国考一号2024历史
    4、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
    5、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3
    6、2024国考一号历史答案
    7、2023-2024国考1号5历史答案
    8、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5
    9、2023-2024国考一号5历史答案
    10、2023-2024国考一号5历史
17.内涵:忠君孝亲,追求家国情怀;崇尚德行,追求舍生取义。(2分)历史意义: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当下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6分,任答三点即可)18.示例]观,点:学西方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2分)阐述: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尝试进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学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最后到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我国仁人志士希望通过单纯学西方的方式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由于没有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这些探索都没有取得成功。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9分)总之,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在全面学西方的同时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1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1)社会概况:两河流域采用先进的犁耕技术和实物支付方式;具有早期契约精神;重视运用法律协调社会关系。(6分)史学价值:《汉漠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4分)(2)基本状沉:埃及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等最重要的权力;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利用莎草制作书写材料莎草纸;神庙和祭司在埃及社会势力强大;埃及农业生产发展,土地成为重要的征税依据。(6分,任答三点即可)20.(1)历史背景: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使婆罗门拥有特权;社会经济发展,吠舍种姓等力量增强,对传统社会等级秩序不满;印度社会出现变革的潮流;佛教提倡众生等,获得广泛认同。(8分)(2)影响:带动了亚洲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亚洲文化的内涵;促进了部分国家的社会变革和进步。(8分)·79【23·G3DY(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FJ】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