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单元卷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及答案

衡水名师单元卷 106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6.[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币制改革的历史背景。(5分)材料宋初贡举,多承唐五代旧制,取士科目主要有进士、诸科。进士主要试诗(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的币制改革。(5分)赋,兼试论、策,诸科则主要试帖经、墨义。从北宋建国到王安石变法之前,虽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而对于贡举科目、考试内容,却因循守旧。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耀为参知政事,进行贡举改革,主张经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通经为了致用,于是罢明经、诸科,以进士一科取士,断然罢诗赋,专以论策试进士。熙宁六年设明法科,规定进士及第后,必须经过律令大义和断案的考试,才能注官。熙宁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编订的“三经新义”作为全国学校的教材和科举考试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的范本颁行全国,实行“一道德”。材料晋察冀边区地跨山西、河北和察哈尔三省,大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摘编自张希清《论王安石的贡举改革》后,人们思想比较守旧,以包办、买卖为特征的传统婚姻制度影响甚广。绝大多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贡举改革的特点。(5分)人仍然沿袭着传统婚姻制度。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动妇女群众、集中一切力量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安石的贡举改革。(5分)取抗战的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晋察冀边区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改造传统婚姻制度的法规,宣传男女等、婚姻自由,禁止打骂、虐待、侮辱妇女和买卖妇女等,努力提高妇女的家庭、社会地位,以便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斗争。在1939年特别是1940年宪政运动与大选举中,妇女们普遍参选,据统计一般达到妇女选民70%一80%,部分达90%,少数达到100%,并有大批积极妇女当选。晋察冀边区的婚俗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摘编自张志永《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婚姻制度改革新探》材料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规定“奏销钱粮米石,物价工料,必须详查核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察冀边区开展婚俗改革的历史背景。开造清册具奏,毋得虚开浮估”。随后命亲信怡亲王、隆科多等四大臣主事,下辖(5分)左右两司,设满汉郎中各二员,员外郎各二员,主事各三员,笔帖式十员。“凡一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婚俗改革对晋察冀边区的影响。(5分)钱粮奏销事务,均由会考府审核。”会考府可批复审查新案件,也可对积年旧案,调取有关档案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查核。会考府不隶属于任何部门,也非部院管辖,独自承担案件审查,即使如怡亲王允祥所辖户部、允裸所管工部,也会不时被会考府抽查。会考府办案时直接受命于皇帝,亦可直接上呈奏本或请旨,在往来函件行文上均属行文,其中不乏对所查部门的批评指责之词。雍正三年八月,皇帝上谕:“会考府本属有益…但恐多一衙门即多一事端…着将会考府10.[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停止。”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邮电通信业网络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一据李朝晖《清朝雍正初期的审计机构—会考府考略》整理落后,工作效率普遍较低。通信设施大都设在城市,广大农村很少,农民用邮极(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会考府的特点。(5分)为困难。1950年1月,邮电部召开首次全国电信工作会议,确定了1950年全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设置会考府的影响。(5分)电信建设目标。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了通信学校及电信工程学校,加速培训通信人才。老解放区的一大批交通通信战线的骨干,进入邮电通信行业,成为新中国各地通信企业的领导骨干。经过通信人员的积极奋战,全国电报业务由原来80%靠无线电路传递,变成了80%通过有线电路安全传递。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对外宣传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北京为国际无线电通信枢纽的工程8.「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也迅速展开。新中国邮政通信业的建设,为新中国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材料19世纪后期,外国银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外国金银比据武锁宁《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新中国通信事业》整理价影响蒙受“磅亏”,多次发生金融恐慌。为了适应工商业的发展,一些有志之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邮电通信业建设的提出了自铸银元的主张。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钱局铸造银元历史背景。(5分)1889年,张之洞在广东省设造币厂造银元,俗称“龙洋”。1910年,朝廷颁布《币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邮电通信业建设的则例》,规定银元为合法货币。1889年到清亡的二十几年间,共铸银币约两亿元。意义。(5分)1900年,广东总督李鸿章因“钱荒”,首开铸造机制铜钱的先河。1910年,又颁布“币制则例”,统一铜币面值,规定铜元为银元的辅币。晚清之际,各省督抚握有实权,各自为政,各地贪图铸币盈利,所铸银币的单位、重量和成色参差不齐。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改革》历史·单元检测卷(二十六)第3页(共4页)历史·单元检测卷(二十六)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