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首页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等四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考试试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2023-08-19 09:06:10
80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等四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考试试卷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上海天主教神父郎怀仁对教友结婚作出规定:对家长指腹为婚、买卖婚姻,凡教徒一律禁止;禁止童养媳及童年订婚;凡教徒婚礼由神父主持,在教堂举行。这一现象反映出A.“西学东渐”已经较为普遍B.非法传教活动得到默许C.西学传入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合璧婚俗日渐增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上海天主教神父郎怀仁对教友结婚作出规定…”可知,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俗产生了碰撞和冲突,故选C项。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依然浓厚,“西学东渐”无法实现普遍传播,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清政府对列强在华传教的具体态度,排除B项;“凡教徒婚礼由神父主持,在教堂举行”说明当时的西式婚礼依然固守西方的婚俗传统,排除D项。4.李鸿章在论及洋务运动时说道:“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为匠目而止。”然而,“(在西方)能造一器为国家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其言论意在说明洋务运动A.缺乏士人的有力配合B.受制于“中体西用”的理论C,具有注重实用的特征D.并未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儒者明其理、匠人其事。造诣两不相谋”“(在西方)能造一器为国家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差异,意在说明中国洋务运动并没有得到士人阶层强有力的配合,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D项说法错误,排除。5.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约之专为通商者,本可随时更改,以求两益,非一成不变者也。税项通例,皆由本国自定,客虽强悍,不得侵主权而增减之者也。宜明告各国云:某年之约不便于吾民,约期满时应即停止。某货之税不合于吾例,约期满时应即重议”。这表明,郑观应A.主张中国与国际法接轨B.抨击列强侵略的加剧C.呼吁政府保障商民利益D,要求废除不等条约【答案】D【解析】材料“约期满时应即停止”“约期满时应即重议”可知,郑观应认为不符合中国权益的条约,到期应当废止或者重新议定,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郑观应对国际法的态度,也没有援引国际法的相关内容,无法判断是否主张两者接轨,排除A项;材料表明了郑观应对列强侵略的抨击,但无法看出“加剧”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根据材料“宜明告各国云”可知,郑观应要求的是政府对列强的态度,且材料中提及的商民利益是废除不等条约的好处之一,无法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项。6.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言论。这些主张言论出处民主之国,其用人行政,可以集思广益,曲顺舆情…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政之所以公而溥也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得行也,必君民意见王韬《弢园文录外编》相同,而后可领之于远近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郑观应《盛世危言》矣。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A.坚持了立足国情选择政体B.肯定了西方近代民主制C.颠覆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D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为早期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反思,表明他们推崇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当时维新派的思想并不能颠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C项排除;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项排除。7冯桂芬曾说过“利之所在,人人趋之”,故提出“价高招远客”的主张;郭嵩焘看到“利之所趋,虚文有所不能制也”提出了保护商人以分外商之利的对策;薛福成则提出“私”是人的天性,此乃人们正当之要求,人各行其“私”,天下自然趋“公”。这反映当时。82·
本文标签: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生物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