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该区域频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 A.旅游业 B.博彩业 C.有色金属开采 D.家具加工制造
答案:(1)沿海地区气侯相对凉爽;主要从事捕鱼和养殖业,便 于生产活动;生产技术的改善,可形成稳定的聚落。(8分) (2)会造成环境污染;油气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会 造成资源枯竭;经济结构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8分) (3)旅游业收益高;对环境影响小,带动作用强;可改善经济结 构。(6分)
答案:(1)面相似连续差异(每空1分,共4分) (2)气候(热量、降水、光照等)因素;土壤(或水文、地形)等自 然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农业生产结构(或市场、劳动力、科学 技术)等人文因素。(6分) (3)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喀斯特地貌, 地表保肥性弱;多阴湿天气,光照条件较差等。(6分) (4)纬度低,(2分)冬季该地气候暖湿,适宜辣椒种植;(2分) 正值北部大部分地区鲜辣椒缺乏期,市场条件好。(2分)
解析:辽宁省位于辽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该省区 农牧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冻害及旱涝灾害;原区滑坡、 泥石流灾害少;当地可能受寒潮影响,但赤潮主要影响海产养殖 业;该省区纬度高,受台风、风暴潮影响小。 答案:D
解析:V区域降水少,属于草原区,造成V区域多风沙的主要 人为原因有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风沙肆虐; 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地带是造成多大风天气的自然原因;过度截流 灌溉,不合理用水导致土壤盐碱化当地为林牧区,大规模围湖造 田不是当地主要的生产方式。 答案:B
读辽宁省农业规划示意图,完成12一14题。 12.影响辽宁省农业区分布的主要自 然因素有 西北风沙丘林牧区 A.地形、气候 中部原粮食区 B.水文、土壤 西部低山丘陵农牧区 Ⅲ 东部山地林产区 C.海陆位置、生活方式 D.水源条件、城市分布 作物水月
解析:南方炎热时间较长,出于散热考虑,南方房屋墙体不会 太厚;南方回暖较快,供暖时间短,且配套设施耗资巨大;南方重工 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与供暖关系不大;南方人口稠密。 答案:B
9.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 A.有划分指标依据 B.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C.有明确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现象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