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兰岛是一万年前从海面浮升出来的陆地,地表广布石灰岩 和页岩。厄兰岛森林覆盖率为10%,主要分布于岛屿北部,厄兰岛 的南部主要是草原。厄兰岛南部由一片巨大的石灰石高地构成, 这里的人们一直固守着原始的劳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时至今日这里 仍然是繁荣兴旺的农业区,有“千年之地”的美誉。据此完成6一8题。 0 5730' 瑞 0 0 一海 0 的--- 一罗 5630 0 典 岛 8 一大桥。聚落-海域 -波 签石灰石高地 15o 16° 17° 18°
解析:依据图文信息可知,德国鲁尔区缺乏海运;铁矿资源不 丰富;由于本身及其周边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形成一个巨大的生产 和消费市场,因而对外依赖性不是很大。 答案:D
45°E ▲5165m 气温/℃ 降水量/mm 45 40 美格 索 斯 不河 格 0505050505 35 39 35°N ▲罗 巴格达 2015 米 图例 斯阿 0 >一河流 亚 山 5 水域 10 5二 沼泽 山峰 原 123456789101112月份 波斯湾 ◆最高气温·一最低气温 均降水量 (1)指出底格里斯河流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成 因。(4分) (2)说明底格里斯河支流主要分布在东岸的成因。(6分) (3)解释巴格达以下河段水量锐减的主要原因。(6分)
【解题分析】苔原不是森林;纽芬兰岛位于大陆东岸,受寒流影 响,气温低,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季雨林、阔叶林地区气温相对较 高。 【答案】D
【解题分析】微塑料属于漂浮物,受外界扰动较大,环礁内部风 浪小,海水流动较弱,漂浮物容易集聚,全富岛的南侧位于环礁内 部,其他方向均在环礁的外侧。 【答案B
读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3一4题。 甲 常绿林乙针叶林 丙 温带草原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X 3.下列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对于D项,根据给出的数据不足以判断是否正确,故D项错误11.BC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立体几何,要求学生理解空间点、线、面的关系,会进行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解题分】连接A1C,与B,D1交于点O1,连接O,O,A1O,则可得AO∥CC,OO与C1C不行,OO是过直线C1C的面A1CCA与面BBDD1的交线,若直线CC∥面BBDD1,则必有OO∥C1C,从而得出矛盾,所以A项错误;连A1接OD,则OD1∥B1B,则∠COD(或其补角)为所求,易得DDB=OD1=BB=VW(W3)2+(2-1)2=2,因为CD⊥AD,A1A⊥D面ABCD,所以CD⊥A1A,从而CD⊥面AD1DA,所以CDLDD,则CD1=√22十22=2√2,又CO=√2,所以在△COD1B中,由余弦定理得/Q0D,213二2-票,所以异面直线AC与BB所成角2X2X√2的余弦值为,所以B项T确:依题点,该四棱台被对角而ACCA分成的两部分关于该对角面对称,所以该对角面上任意一点到顶点B,D的距离都相等,所以所求面积即为该对角面的面积,易得面积为5十2)X正3,所以C项正确;底面AD内的动点N到顶点C,的距离为2,即CV=2,连接OC,ON,则OV=√22-(W3)2=1,所以动点V的轨迹是以ON=1为半径的圆,即正方形ABCD的内切圆,其周长为2π,所以D项正确12.AC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函数综合,要求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的判断,会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分析研究函数所具有的对称性、单调性和最值问题,【解题分析】因为f()十f-x)=十11sin x cos xsin(8-x)cos(3r-x)21+1+1一十1sin x'cos x-cos x一sn一0,所以f()的图象关于点(红,0)对称,A项正确:因为1f(3π-x)=111≠f(x),所以f(x)的图象不关于直线xsin(3π-x)cos(3π-x)sin x cos x-对称.B项错误:因为函数y-在区间(一,0)和(0,)上单调递减,日函数)=sx与y=m在风间(登)上均单调递诚,所以两数y一卢y=训在区间(亏上均单调递增,所以f(x)=Q在区间登a)上单阁递增.C顶正确:当x∈(0,)时,sinz>0,cosx>0,则sinx+cosx≥2 sin rcos,sin reos≤nxtc0sE=2则sin reos≤g,所以2三≥√2,以上不等式中的等号当且仅当Vsin xcos x数学卷参考答案(二)第3页(共8页)【23·(新高考)ZX·MNJ·数学·N】
3.样线M的空限时训练40分钟·题型专练卷·地理A.①4.该地拟在后题型八地理过程/变化类选择题题导引(2022全国子卷程的厂国足示黄河挑花哈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①96车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位与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A.①水位m1996-3古劳水自动动劣,仅有零931958-1提升,开92今已有六?91状布置,巷9001.1958年?月洪水过程中图中0,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500010000150002000025000流量/m3.gA.0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0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题型训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转变(包括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及其类型的演化)镌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痕迹。按家庭成员数量及关系划分,我国的家庭类型是由主干家庭〔或直系家庭),核心家庭(或小家庭,月前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联合家庭(或大家庭)、重组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和单身家庭等构成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均家庭户规模为2:62人,已跌破“三口之家”的最基本数量底线。下表为我国5.古劳历次人口普查均家庭户规模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19A.0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6.构硅A.均家庭户规模/人4.334.434.413.963.443.102.627.1.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均家庭户规模缩减关联较小的是A.A.流动人口增多B.生育水下降C.住房供应充足D.家庭观念转变C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均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减小,将会导致A.户籍制度改革受阻B.人户分离现象减弱中冰C.家庭类型种类日益简单D.家庭生命周期缩短某研究团队选择长沙市近郊的同升湖及其附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湖泊周边设置三条样线(M、N、P),分别在每条样线上选取若干测,点进行湿度测定,并在远离湖泊地区选择对照点(对照点受到湖泊水体的影响可忽略)。湿度测定时间为夏季若千天的8:00~19:00。下左图示意研究区域三条样线位置,下右图示意三条样线和对照,点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3~4题。80-微千五中甲◆-①量③▲②-●-④706560■水线■植放洲建发母一受察时间角11121314151617.1819地理八第1页(共4页)智慧上进
38.0037.0036.0035.004033.0032.0031.00◆一同升湖区域30.00一对照区域图例29.00■植被■水体一建筑时间3.湖泊与周边局部形成的小环流中,势力最弱的部位出现在A.东南部B.西南部C.西北部D.东北部4.夏季,一天中同升湖水体产生冷岛效应最强的时段是A.9:00~10:00B.13:0014:00C.15:0016:00D.18:0019:00吐鲁番盆地地处新疆东部,属于天山山间凹陷盆地。火焰山呈东西向分布于盆地中间,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盆地内年降水量约16mm,年蒸发量高达3000mm。下图为吐鲁番北部盆地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一6题。博格达峰北部盆地补排给带径流带泄带火焰山业口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图口地表水蒸发四地表水下渗☐等水位线例z☑隔水层恐基岩5.影响该盆地径流带水分亏损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A.蒸腾B.下渗C.蒸发D.排泄6.吐鲁番北部盆地,地下径流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南、北长山岛隶属山东省长岛县,处于渤海海峡的南部,在长山水道与庙岛海峡之间,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胶辽古陆的一部分。受第四纪断裂活动的影响,长山岛沿岸形成各种陡峭的海蚀崖、海蚀台等海岸地貌。水边线是波浪发生破碎和消能的第一站,水动力强。下图为长山岛砾石滩沉积物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7一9题。【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23-136C·
姓名准考证号绝密★启用前湘豫名校联考2022年12月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西兰花原产于意大利,后传入美国、日本,现世界各国都有栽培。其含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具有抗癌保健作用,花茎、花薹及花蕾是主要食用部分。20世纪末,日本某企业布局中国西兰花种子市场。西兰花初入中国,被视为珍馐莱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常见蔬菜。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末,中国西兰花市场价格昂贵的原因是A.国产种子少B.单产量较低C.推广费用高D.交通不发达2.近年来西兰花成为中国常见蔬菜主要得益于A.西兰花营养价值的发现B.日本某企业的全球推广C.民族种业公司种子研发D.国内消费水不断提高纺织机械是指应用在纺织工艺各个环节中,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质量、制造成本和产业转移路径,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世界纺织机械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据此完成3~4题。一第一次转移一→第二次转移世界三大产棉区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影响:在风浪的作用下,表层海水很不稳定,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存和停留,造成长城湾中层和底层水体中的叶绿素a含量高于表层。海流可以将其他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引入长城湾,也可以将长城湾的浮游植物往湾外搬运,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发生改变。各种海流交汇的海洋锋引起海水的辐散、辐聚和混合,这些过程控制着营养盐供应,进而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产生影响。海流带来的水体扰动和沉积物再悬浮也能使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任答2点给4分)(3)(4分)【答案】(3)表层海水受到风力作用明显,在风浪的作用下,表层海水很不稳定,加快了扩散,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存和停留(2分);同时,海水中层有大量的叶绿素进行了沉淀(2分),因此中层叶绿素含量高于表层。18.(14分)(1)(4分)【答案】(1)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水源的影响,灌丛化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根系浅的)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2分);沙漠化阶段,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荒漠(2分)。(2)(6分)【答案】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裸地土壤肥力(2分)·原因:(与灌丛间裸地相比,)灌丛截留降水(1分),(冠下遮阴)减少蒸发(1分),(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1分);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周边(1分)。(也可调整为任答2点给4分)(3)(4分)【答案】地下水位变化特点:总体由高变低(2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点:总体由高变低或者先升高后降低(2分)。19.(14分)(1)(6分)【答案】东坡冬季(2分)。原因:太行山西侧为(黄土)高原,冬季来自内陆的冷气团(西北风)强劲
(3)①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摩擦力小/狭管效应,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1分)(关键采分点在“风大”)②经济发达,用电市场大(1分)③输电便利,距离周边市场近(1分)④老师们补充意见:若答“海域面积大,可利用面积广阔”、“风电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等也得1分,但最高不超1分以上四点任答3点得3分。(共3分)(4)①冬季气温较温和(1分)②国土面积较小(1分)(或里程焦虑少)③电力丰富且廉价(1分)④政府(环保)政策支持(1分)(或免费政策多,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⑤居民收入高购买力(消费能力)强(1分)以上五点任答3点得3分。(共3分)4
6会@也&⊙047%17:17炎德(4).docx000西南部山地丘陵区。自1961年独立以来,南非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农业商品率和生产率高居非洲前列。下图为南非玉米和小麦种植区分布图20°253010玉米产区·小麦产区林波波省北开普敦度东开普尔省西数(1)说明南非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自然区位优势。(6分)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水源充足:(地处南非高原,)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地处草原区,土壤肥沃深厚:雨热同期,利于玉米生长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分析南非小麦主产区种植增产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4分)小麦主产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可耕地面积较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因素):(2分)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小麦种植期间千早少雨,水源不足(千旱因素)。(2分)(3)推测南非农产品商品率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南非工矿业发达,城镇化水较高,对农产品需求量大;南非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相对较高,农产品产量高:南非海运发达,交通便利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巴哈沙漠位于墨西哥北部墨美国界线南部,宽度达到1600千米,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近期世界气象组织在墨西哥北部巴哈沙漠地区调查后认为,墨西哥北部土地目前正选入荒漠化的恶性循环中,土地荒漠化不仅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当地农民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下图为墨西哥北部土地荒漠化分布图。120°W115W110W105W100°W30●管都河流20N巴哈沙漠-1000-等高线/米地理试题第117页97其他应用打开2编辑
24.结合资料推测当地龙血树叶片的特点是A.扁而宽阔B.厚且有蜡质C.质软而轻薄D.细长呈针状25.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A.适应湿热气候环境B.利于抵御风沙侵袭C.增加接受光照面积D.收集雨水减少蒸发202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我国大部地区经历了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在其推动下,冬季的版图急剧扩张,我国约四分之三国土被冬季覆盖。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10~16℃。并伴有4~6级风、阵风7~9级,据此,回答第26~27题。26.寒潮主要发生在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②深秋到初春③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④夏秋季节A.①2B.③④C.①3D.②④27.影响我国的寒潮A.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B.主要发源蒙古、西伯利亚地区C.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D.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刷烈影响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6°)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地震引发了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图文资料,回答第28一29题。亚欧板块太洋板块中度洋南极一洲板块。火山地震带入山脉一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一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图13高一地理第7页(共12页)7/12
11.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移民意愿B.交通运输C.人口容量D.人口构成
第13、14题图13.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椰糠”在无土栽培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养分B.增强透气保水C.调节温度D.充分利用资源14.促使象山农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全球气候的变暖②城市化水的提高③交通运输的发展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⑤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A.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④⑤下图为某季节世界某海域洋流和等温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23.59图例←一洋流·☐沙漠24℃0表层海水等温线第15、16题图15.图示甲、乙两海域盐度对比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A.甲高于乙暖流影响B.甲高于乙蒸发旺盛C.乙高于甲寒流影响D.乙高于甲径流汇入16.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洋流使流经海域盐度升高B.按成因分,图示洋流为密度流C.图示季节,乙区域易形成渔场D.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盘锦位于辽河口,渤海北岸,其与渤海间存在海陆风的日变化。读盘锦一年中海风和陆风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布图,完成17、18题。830一甲风…乙风20010305070911131517192123第17、18题图17.图中甲风名称及风向为A.陆风偏南风B.陆风偏北风C.海风偏南风D.海风偏北风【高三地理第4页(共8页)】·23-FX07C·
教全国@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记【解题分析】读图可知,P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7:00、18:20,从而计算出P地昼长为11小时20分钟,当地12时时,北京时间为12:40,由此得出P地为110°E,因P和Q为对跖点,故推知Q地为70°W。【答案】C4.此日Q地日落物影朝向A.东北方向B.正南方向C.西南方向D.正北方向【解题分析】P和Q为对跖点,因P地昼长为11小时20分钟,故计算出Q地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Q地此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推知此日Q地日落物影朝向东北方向。【答案】A读极地投影图,完成5~7题。150601205.图中M、N自转线速度A.MNB.M
-
参考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燃煤供暖、室外烧烤、乙地7月的月均气温约为3℃;丙地最高燃烧秸秆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及颗粒物气温出现在7月前后,证明该地位于北半的浓度,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绿色出行有球;甲地冬季气温位于0℃以下,乙地冬季气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温大于0℃,丙地全年气温在20℃以上。12.C【解析】本题考查拉萨天气和季节的判8.B【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读。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咸阳气读图可知,丙地全年的月均温都在20℃~30℃候炎热,说明我国正处于夏季,那么拉萨也之间,可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不可能出现“千处于夏季;从拉萨运动休闲指数可知,拉萨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适合自驾游、骑车、观星等活动,需要注意9.(1)略(提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找防晒,说明这里天气晴朗,为晴天。到对应位置,逐月标出气温的数值,并用13.B【解析】本题考查天气和气温的相关知滑曲线连接)(2)23(3)28夏炎热同识。读拉萨运动休闲指数可知,此时拉萨(4)气温坐标的范围可以根据各月均温资料课航班误点现象不易发生;该日咸阳的气温的最值调整为0~30℃(言之有理即可)时日较差为5℃,拉萨的气温日较差为10℃,10.C【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对居民服饰的影分气温日较差比咸阳大;该日拉萨防晒指数响。青藏地区夏季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练为重度防晒,应当携带防晒用品;拉萨的空高,气温日较差大,当地居民随着气温的变气质量指数为12,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化调整衣袖的穿卸:青藏地区位于北半球,第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夏季陆地7月气温最高;一天中气温最高值课时1气温的变化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1.B2.D11.C【解析】本题考查海南气温的特点。由3.A【解析】本题考查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题可知,海南黎族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常图示装置为百叶箱,其能让空气自由流通,年衣着单薄,说明海南常年气温较高,年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均气温和日均气温都较高,气温日变化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和气温年较差都较小。4.C【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阅读及气温日12.(1)温度计(2)①沙土②沙土(3)不同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4)①低高②快③72出现在14时前后,为图中③,最低气温出现【解析】本题考查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在日出前后,为图中①。(1)清水、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温5.D【解析】本题考查日均温的计算。日均温度计2支是做该实验的必备工具。两个烧为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均数,因此当杯、两支温度计才能对比数据,便于研究。天的日均温=(2+7+15+12)÷4=9℃。(2)烧杯中同一水位置的干沙土和水,体6.A【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读积容量一样,便于进行实验对比。沙土升图可知,甲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32℃;乙地温、降温均比水快。(3)沙土与水的比热容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0℃:丙地的气温年较差不同,吸收和放出热量的速度不同,所以温约为6℃;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甲地。度变化不同。(4)①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7.A【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读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②陆地比热容图可知,甲地一年中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吸收15
N41.2°三道沟」一水深725葫一-·盐度40.8辽河420岛3东D5)感15湾鲅40.4°010圈04812·162024121°121.4°121.8°122.2E时间(h)(1)分析辽河口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4分)(2)说明潮汐对三道沟盐度的影响。(4分)(3)分析辽河口盐度垂直变化小的原因。(4分)试卷第10页,共10页
解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雷同化显著,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区位优势明显,要进一步加强与港澳、泛珠三角区域的深化合作。 答案:A
【解题分析】相对于普通网购,直播带货会限时分发大额优惠 券,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入商品;产品质量无太大差别;供货 方是通过主播直接将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不经过中间商,减少了销 售环节;物流成本没有变化。 【答案B
1.B结合材料信息“生产衡”和图中信息可知,迭部扎尕那农林 牧复合系统属于循环生态农业,是其人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的最主要原因。
本题怎么考本题考查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概念,体现了高 考评价体系之基础性考查要求。本题要求学生结合秦岭地区地形 和天气特征对云海的影响这一基本原理来综合解答。 答案D 解题分析 题干已明确告知,稳定的天气状况有利于云海的 持久发展。低压控制下天气状况多变,不利于云海的形成与发展。 而降水后,空气湿度大,水分条件好,加上高压控制,天气稳定,因 此更有利于云海的形成与发展。
(2)分析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特征不同的原因。 (6分) (3)说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植被景观的主要特点。(4分)
【解题分析】南坡是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比北坡低。 【答案B
15.湖相沉积粉砂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堆积物阻塞河道 B.河流流速缓慢 C.河流含沙量大 D.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根据等高线可知,图示c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形 趋于坦,河流流速减慢,挟带的泥沙在此大量堆积,从而形成冲 积扇。 答案:C
5.“弓箭”形的经济格局将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 起,其意义是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加速东部地区的逆城市化进程 C.加速人口向东迁移 D.利于沿海地区的城市职能分散
B.根细朐外的物任VA,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注意事项: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架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铷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在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数百方公里的范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中核心区至少含有14个层位90的围内,发现了数量和种类丰富的早白要纪恐龙足迹等遗迹化石。的恐龙足迹化石)如各类蜥脚类、兽脚类恐龙足迹。足迹化石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纪湖想地层。长据此完成12题1.鄂托克旗恐龙足迹化石反映出该地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征A.气候寒冷干旱,植被稀疏B河湖稀少,沙漠广布C.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D.河湖蜜布,鱼类出现斯2.恐龙繁盛时期主要在乃A.白垩纪B.侏罗纪C.三叠纪D.二叠纪蒸散是陆面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千区,作物蒸散是农田水循环过程中常相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的有90%以上的降水通过蒸散回到为气中。下图示意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河流城绿洲灌区内,有无地膜覆盖下滴灌棉阳苗期和花铃期典型日蒸散量。据此完成3~4题。0.4苗期◆不覆膜1.1。-覆膜花铃期0.31.0一不覆膜0.2。覆膜0.10-0.1-0.2-030.20100时刻时刻【高二地理·24-118B·第1页(共6页】







数学(一)1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