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 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

88

江淮十校 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淮十校2024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2、2024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3、2024年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4、江淮十校2024高三第一次联考
    5、江淮十校2024高三第一次联考
不能体现“儒学世俗化”和“提倡用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C两项。9.B根据材料可知,宋仁宗年间,文人士大夫提倡忠君之风和廉耻之节,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宋高宗年间,朝廷中的部分官员认为需要改变气节不够的状况;宋孝宗年间,上层在人才选拔标准上突出气节。综上所述,宋代崇尚气节,这是理学思想的反映,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民族意识,排除A项;宋明理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宋代儒学地位并未动摇,排除C项;D项所述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0.B由材料中“拯救人心”“宣传理性、精神作用”“强心针”等信息可知,陆王心学注重人内在的主体性,故B项正确。陆王心学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旨在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统治危机,故A、D两项错误,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史实均不符,排除11.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贽主动辞官,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规范来看,这是一种逃避为君主服务的行为,是严重违反儒家君臣理论的,这是李贽个人自由意志的反映,体现了其对传统权威的质疑,故A项正确。材料讲的是李贽的辞官行为,并未涉及明朝从严治吏重振朝纲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推崇民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李贽的行为虽违背明朝法律的规定,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明朝法律已遭到严重破坏,排除D项。12.D根据材料“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可知,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故D项正确。A项所述只是表面现象,排除;B、C两项说法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1)主要内容:顾炎武:经世致用,以拯救天下为已任,反对异族统治(反抗清朝统治),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地方分权;等等。(5分)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主张自然权利、自由等,批判君主专制(开明君主制),批判教育制度;等等。(4分)》实质:顾炎武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属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2分)伏尔泰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2)影响:顾炎武的思想,冲击了空谈义理、不问实际的文风;批判君主专制,激励民族大义的思想,对近代的民族、民主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6分)伏尔泰抨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及天主教会;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6分)14.[示例门观,点:15一16世纪,“弃儒就贾”的社会运动和专制皇权恶化所造成的政治僵局共同推动了儒学的转向。(3分)理巾:首先儒学的转向主要表现在陆王心学的兴起,陆王心学注重人们的良知,认为人人皆有良知,体现了人与人的等,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明末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等思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商品年·62·【23·G3ZCJ·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
本文标签: 语文 物理 生物 地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