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LK·(新高考)语文-HAIN 语文答案

123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LK·(新高考)语文-HAIN 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2、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试卷语文
    3、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一次语文答案
    4、全国大联考2024语文第四次
    5、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语文
    6、202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语文
    7、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试卷语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陶侃机智果断。他做武昌太守时山夷县发生许多行船被打劫的事:他命令众将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将盗贼一网打尽3,陶侃胸怀大志。他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以此磨砺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C.陶侃为官勒恳。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他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反对沉迷于游戏。D.陶侃做事细密。他让人们把造船的木屑和竹头收起来管好,下雪后地上湿滑,他就让人把木屑撒在大厅前,后又用竹头做竹钉组装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5分)(2)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洛阳春·丁香花韦骇①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注】①韦骧(1033一1105),字子骏,宋仁宗皇祐五年进士,任官初期,心怀国家,积极作为,后随着党争的愈演愈烈,其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受到重创,历经仕途沉浮,转而追求儒家内在的心性修养。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一、二句是对丁香花色、香的诗意形容,含苞待放的丁香花气质出众。®“无端”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丁香花恨春风不解其千千愁结,生动形象。C.下阕一、二句的小池、烟波、明月等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柔和幽静的夜景图。①此词语言婉约细腻,既塑造了美丽动人的丁香花,又抒发了作者真挚的情思。15.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词人瞭望长江北岸,回忆当年扬州战况的词句是(2)《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P出于继非卫子(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万地红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先说“和”字,由禾苗和口两部分组成,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①,和和气气了。这个规律,在农耕社会或许是②的。那时只要人的温饱得到解决,其他的都好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达进步,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单是手中的粮,就无法抚激荡的灵魂了,起码无法使人完全的心气和再说“柔”这个字。通常想起它的时候,好像稀泥一摊,没什么盘骨的模样。但细琢磨,上半部是“矛”,下半部是“木”一一支木头铸成的矛,看来还是变有力度和进攻性的,柔是褒义,柔【高三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第7页(共8页)】233101D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