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天舟益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高考版]语文(十三)13答案

89

衡中同卷·天舟益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高考版]语文(十三)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正义、心怀美好的牧师形象。③威廉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揭示了主题。威廉开始十分依赖上帝,但是在没有得到指引的时候变得迷茫而弱小,最终因为想要保护更多的人而变得坚定、强大。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更好地揭示的文章人类只有自救才有未来的主题。示例二:我认为那些坚守村落的民众是小说的主人公。①民众才是阻击疫病的主人公。牧师威廉是故事的讲述者和参与者,但是真正阻止疫病蔓延的是这些普通的民众,战疫的避利是他们共同的功劳,威廉只是一个引领者。②民众身上体现出了高贵的品格。民众刚遇到疫病时慌忙无助,但是在威廉等人的劝说下,选择了牺牲,默默坚守防止疫病扩散,这些普通民众体现了人性的美好。③民众凸显了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主题。这篇小说架设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上,又有现实的参照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赞扬普通大众在人类历史对抗灾难时贡献的巨大力量(评分细则:4分。表明观点,任分析出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大意对即可。)9.参考答案:①小说想象出现实中没有的人物一一死神,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绘。②文章多处运用了夸张、强烈的对比等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疫病后景象的夸张描写渲染了恐怖的气氛,死神和善的外表和黑暗内心的对比使形象更鲜明。③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中的死神象征着邪恶的诱惑:威廉拒绝了死神,象征着人们克服私心、自我牺牲以保全他人的精神品质。(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10.C(A中如把“余”作主语,“仅以身免”的主语就成了“我”,不符语境,“朝议”是名词短语,作主语,不能断开。B中除“朝议”误断外,“员外”是官职,表明刘黄裳的身份,中间不能断开。D中除“余”误断外,“报”指“塘报、邸报”,名词,应作“至”的主语,中间不能断。故选C。该句意为: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三千多人马,渡过鸭绿江援助朝鲜,仅以自身逃脱而归,塘报传到朝廷,举行朝议讨论时大为震动,任命宋应昌担任经略,员外郎刘黄裳在军前担任赞画,共同辅佐谋划。)11.B(B项“常在在敌后以游击的方式进行破坏”解说有误,以今释古,与今之游击队混为一谈。故选B。)12.C(C项“明军识破后仓促地派宋应昌统兵进击”有误,文中“趣”是通假字,此处意为“督促”,而非“仓促”。故选C。)13.(1)李如松叮嘱(嘱附、命令)游击吴惟忠暗中攻取西南,命令祖承训等人假装换上朝鲜的军装。(“属”“阴”“诡”“丽装”各一分。语句不通酌情减分。)(2)而李如松坐骑被炮炸死,他换马继续冲杀驰骋,指挥士兵更加奋勇前进。(“于”“易”“麾”“进”各一分。语句不通酌情减分。)14.作者认为明政府出兵完全必要。(1分)他认为朝鲜当时是中国属国,明政府出兵朝鲜符合道义:(1分)中朝唇齿相依,是中国安全的屏障。(1分)【参考译文】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国首领秀吉侵犯朝鲜。当时朝鲜王李忪沉洒于酒,防备松弛,秀吉派其渠帅行长率领数百般水军战船,逼近釜山镇。当时朝鲜安享太日久,胆怯不熟悉水战,军队皆望风溃逃。这时,倭寇已进入王京(今汉城、首尔),朝鲜八道几乎全2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