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练习0820(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练习0820(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3.(10分)【答案】(1)犯罪的人不遵循规则,因此会这样,大王您为什么会悲痛到这个地步呢?(2)忠臣因为遭到诽谤无罪而死,奸邪的臣子没有功绩却因为赞誉(君主)而受赏。(第1句“顺道”“然”“痛之”各1分,句子通顺流畅2分。第2句“以”“誉”“赏”各1分,句子完整通顺流畅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河间献王(刘德)说:“禹说百姓没有吃的,那么我就无法驱使他们;(一个人)建立了功业却对他人没有好处,那么我不能奖励他;所以采用疏浚的方法引导河流,开凿长江让它与众多支流贯通,(水)流向五湖而最终流向大海,百姓十分劳苦,却没有怨言,(因为这)有利于百姓。”禹外出看到了犯罪的人,就下车询问并为他流泪,随从说:“犯罪的人不遵循规则,因此会这样,大王您为什么会悲痛到这个地步呢?”禹说:“尧舜时期的百姓,都把尧舜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现在我作为国君,百姓都有自己的思想,因此而痛心。”《尚书》上说:“百姓犯罪,在我(国君)个人的身上。”周武玉问姜太公:“举荐贤明却因此而让国家趋于灭之是什么原因呢?”美太公说:“举荐了贤明却不任用他这是徒有举荐贤明的名声却不能真正得到贤明的结果啊。”周武王说:“过失在哪儿?”姜太公仰头答道:“过失在于君王喜欢做小的善行罢了,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贤才。”周武王说:“喜欢小的善举会怎么样?”姜太公说:“君王喜欢听别人的赞誉却不讨厌谗言,把不是贤才当做贤才,把不是善举当做善举,把不忠诚当做忠诚,把不诚信当做诚信;君王认为那些赞誉自己的人有功绩,把说不好听的话的人当做罪人;有功绩的人不奖励,有罪的人不惩罚:结党营私的人得到奖掖,不拉帮结派的人被排挤:因此(虽然)大臣众多却遮蔽了贤才,官吏众多却大都是奸臣;忠臣因为遭到诽谤无罪而死,奸邪的臣子没有功绩却受到称赞奖赏。他的国家就会就会出现被灭亡的征兆。”周武王说:“好!我今天听到了诽谤和赞誉的真实情况了。”周武王问姜太公说:“得到贤才礼遇士人,有时却不能靠他们来治理好国家,为什么呢?”姜太公回答说:“(因为君主)缺乏独立决断能力,凭借他人话做决断带来的灾祸啊。”周武王说:“什么事凭借他人的话做决断?”姜太公回答说:“(君主)不能决定(哪些官员)应该贬谪,凭借着他人的话做决定;不能决定任用那些人,凭借他人的话选取官吏;不能决定做什么,凭借他人的话而去做;不能决定怎样惩罚,凭借他人的话来惩罚;不能决定怎样奖赏,凭借他人的话来行赏。贤才不一定得到重用,不才的人不一定被斥退,士人不一定得到礼遇。”周武王说:“好,国君该如何治理国家呢?”姜太公说:“国君做人不听真实的情况,却喜欢听信别人(对这件事的)理解;不愿真实了解事情不好,却喜欢听别人(对这件事)的嫌恶(作为标准);因此(国家)不然治理不好。”周武王说:“好”。14.(3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D项“愤激之语”错,乃是劝慰之词,也是自我安慰。“姬姜”理解错误,这里并不是字面意思“美女”,而是暗喻国君。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