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2022-202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二校九年级(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48

2022-202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二校九年级(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郡守也有监察的职能。路级长官不仅要接受台谏和职能相关的上级机构的监察,而且还要受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监司之间的互察。府、州、军、监级长官不仅要接受监司的监察,而且要接受通判的刺举和同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长官之间的互察。县级长官不仅要接受监司、通判、知州的监察,而且县级长官之间也要互察」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宋朝监察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地方监察官既主监察,又参与地方政务。这种体制,旨在分割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地方宫权力,以防范地方割据的再现。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一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雏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的监察体制的特点。(6分)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思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朝监察体制。(8分)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一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虽参与对国家机务的处理,但品秩低微,仗正五品,而且“不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救控制得到部分弥补。一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房、诰救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与此同时,为防止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日益瓦解的原因。(2分)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人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2)结合所学概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并指出秦朝“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所有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正如时人陈孜所云:“我朝祖宗既设司礼监掌的制度设计。(6分)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雏,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元朝为弥补“地方权重之弊”所采取的措施,并从民族、国商榷,取自圣裁。”家的角度分析行省制的积极意义。(6分)一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洪熙、宣德两朝中枢体制的变化及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枢体制演变的影响。(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在我国封建社会地方监察制度史上,无论是汉朝的部刺史,还是唐朝的道采访处置使,均为一级地方监察体制,宋朝则建立了完备的二级监察体制。宋朝的路级监察机构,包括转运司、捉点刑狱司、提举常司等,统称监司。宋朝的府、州、军、监级监察机构是通判厅。通判厅不仅要监察府、州、军、监级官吏,而且还要按察本辖区的县级官吏。各级监察体制除监司外,某些时期还设走马承受,作为皇帝耳目。地方监察体制比较严密,除监司、通判有监察职能外,高三二调·历史第5页(共8页)高三二调·历史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 语文 生物 历史 地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