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宁夏吴忠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衡水名师周测卷 40

宁夏吴忠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宁夏吴忠市2024年高三联考试题
    2、2024年吴忠市高三联考
    3、2024宁夏吴忠中考试卷及答案
    4、2024宁夏吴忠高三联考试卷
    5、2023-2024宁夏吴忠市高三联考
    6、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考
    7、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
    8、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9、2023-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
    10、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数疾,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哭鬼,而越人信族⊙。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教死,王果以美地封其予,而子辞,请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放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靖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文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告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推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诗曰此墅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踢而受之也子罕:“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③黍以示儿子④,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都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壁、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资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特,其所取弥粉: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选自《吕氏春秋·异宝》)[注]①機(打):事神求福的俗。②伍员:字子背,春秋时楚人。父兄均被楚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阁阎伐楚。③抟黍(tuan shǔ):捏成的饭团。④儿子:指小孩。10.下列对文屮厮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日/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B.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恩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C.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D.宋之野人耕/而得止/献之司城子竿/子竿不受断人/请凡/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期而受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止确的项是()(3分)A.名甚恶,意思是地名很不好,“恶”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欺》“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恶”字含义相同。B.去郑,意思是离开郑国,“去”,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去”含义不同。C再拜,意思是再拜一次,“再”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端”的“再”字含义相同。D.每食,意思是每次进食,“食”与《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意,请求君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斤”,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伍负从楚国逃亡倒吴国的途中曾到过许国,许公不用语言而用睡的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会。C,江上打渔老人不肯接受伍子胥酬赠的千金之剑,司城子罕不肯接受宋国人献上的出土宝玉,都是因为他们“所宝者异也”。D.除了历史事实,本文还以生活实例等为论据,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翱”,用郦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战现代汉语。(8分)诗文试题第6页(共21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