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毕淑敏经典语录(一)

衡水名师周测卷 46

毕淑敏经典语录(一)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一百条
    2、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311条
    3、2023-2024毕淑敏的经典语录语句
    4、2023-2024毕淑敏 语录
    5、2023-2024毕淑敏语录经典语录
    6、2023-2024毕淑敏经典短句
    7、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段
    8、2023-2024毕淑敏作品经典语录摘录
    9、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大全
    10、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100句
B。“俎豆”是我国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文中指祭祀仪式。“俎”指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豆”指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C.“六艺”指六种经书,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可指我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拳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D.“妾”在文中为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在林觉民的《与妻书》中有“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母先后从靠近墓地的家和集市旁的住所离开,主要是想给孟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B.孟子学回来,正在织布的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难以避免祸患。C.孟母劝告孟子,如果做事半途而废,哪能使她的丈夫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D.孟子因妻子不遵守礼节而不高兴,孟母了解原因后,给孟子讲道理,使其醒悟,挽留了妻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14.你认为孟母懂得哪些“为人母之道”?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节选)①李白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②喧谤声。曾参③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厚于余亦何有?【注】①本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王十二,是李白的朋友。②贝锦:指像贝壳一样美丽的织锦。③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门徒。《战国策·秦策二》:“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姓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一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题看本诗是李白酬谢王十二的答诗,从诗歌内容看除了赞美友情,更表达了诗人对光阴虚度的悲伤。B.从曾经的“千金散尽还复来”,到本诗中的“千金散尽交不成”,可见诗人面对现实的愤褪无奈。C.诗歌领联用典,以说明流言蜚语会混淆视听,揭露世间贤愚不分,贤者遭诽谤,小人得志猖狂的现实。D.节选部分的末句运用了反问修辞,“荣辱对于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其情感之抒发具有较强冲击性。16.李白的诗歌是考察李白充满矛盾之人生因境的重要渠道。试结合本诗,分析侍奉权贵会使他“不得开心颜”的原因。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 英语 语文 物理 化学 生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