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CQ]四试题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95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CQ]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部销声匿迹主要由非生物因素(温度)引起;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因为苍蝇、蚊子不进行季节性迁徙,不能体现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喷洒杀虫剂不能改变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苍蝇、蚊子活动能力强,不易进行标记,可通过调查其幼虫(蛆和子子)的密度来预测成虫的密度。12.蝗虫适合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壤中产卵,从无翅蝗蝻到有翅成虫发育天数(发育历期)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5→8/32.2℃×37.8℃2543.3℃1520406080100相对湿度%A通过植树造林可降低蝗虫出生率B.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蝗虫的发育C.温室效应加剧会缩短蝗虫的发育历期D,通过喷洒农药防治可彻底消除蝗虫【答案】D【解析】蝗虫适合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壤中产卵,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减少蝗虫产卵量,降低蝗虫出生率;相对湿度为70%时,在题图所示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蝗虫的发育历期都最短,说明该相对湿度有利于蝗虫发育;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蝗虫的发育历期变短,有利于蝗虫发育,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蝗虫种群中存在具有耐药性的个体,喷洒农药会将耐药性个体选择出来,会导致后期具有耐药性的蝗虫数量更多,造成更大的危害。13.水螅是一种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生活的小动物。研究人员将30只水螅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甲组每天饲喂水蚤,乙组每两天饲喂等量水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检测甲、乙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5t1.400.00-00。1.3-。-每天饲喂1.2◆每两天饲喂1.00468101214时间/dA.调查水螅种群密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B.两组水螅的种群增长率不同与营养条件密切相关C.第5d时两培养皿中的水螅均达到K值D.第5d后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数量均基本稳定【答案】B【解析】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水螅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生活,是活动能力非常弱的动物,适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题意可知,甲组每天饲喂水蚤,乙组每两天饲喂等量水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故两组水螅的种群增长率不同与营养条件密切相关;第5时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均达到最大值,此后,每天饲喂水蚤组和每两天饲喂水蚤组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均大于0,故第5d时两培养皿中的水螅数量均未达到K值,第5后两组的水螅数量仍在增加。14.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D.将捕获后的M只鼠进行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的只鼠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鼠群约有Mn/m只。66·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