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而就业结构为 “一、三、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梯度明显不匹配,第二产业对经 济发展贡献较大,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说明处于工业化社会 (初级阶段)时期。(4分) (2)2000~2010年,内蒙古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 重中,第一产业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逐渐上升趋 势,第三产业由2000年的39.4%上升到2004年的41.8%,2010 年下降到36.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第三产业没有成为推动 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且地位有相对下滑的趋势。因此,未来应该 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6分) (3)地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较少,河流、鱼塘等 水域面积小,水环境和渔业资源匮乏。(4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值占 产值占 产值占 地区生产 年份 地区生 就业 地区生 就业 地区生 就业 总值 产值 产值 产值 产总值 比重 产总值 比重 产总值 比重 的比重 的比重 的比重 2000 1539.12 350.80 22.8 52.20 582.57 37.9 17.10 605.74 39.4 30.70 2001 1713.81 358.89 20.9 51.60 655.68 38.3 16.80 699.24 40.8 31.60 2002 1940.94 374.69 19.3 50.90 754.78 38.9 16.00 811.47 41.8 33.10 2003 2388.38 420.10 17.6 54.59 967.49 40.5 15.17 1000.79 41.9 30.24 2004 3041.07 522.80 17.2 54.51 1248.27 41.0 14.91 1270.00 41.8 30.58 2005 3905.03 589.56 15.1 53.83 1773.21 45.4 15.641542.26 39.5 30.53 2006 4944.25 634.94 12.8 53.782374.96 48.0 15.98 1934.35 39.1 30.24 2007 6423.18 762.10 11.9 52.643193.67 49.7 16.98 2467.41 38.4 30.38 2008 8496.20 907.95 10.7 50.45 4376.19 51.5 16.883212.06 37.8 32.67 2009 9740.25 929.60 9.5 48.845114.00 52.5 16.92 3696.65 38.0 34.24 2010 11627.00 1095.28 9.4 48.20 6367.69 54.8 17.41 4209.02 36.2 34.39
该国 云南 品质 高 一般 地形 原 气候 因 土壤
(2)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 简述该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条件。(6分) (3)图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 地,但近几年作为粮棉生产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已有所下降, 试分析其原因。(5分)
2.“太行八陉”被公路、铁路变成了通途,说明该区域的界线 A.先以屏障功能为主,后向联系功能转变 B.先以联系功能为主,后向屏障功能转变 C.只具有屏障功能,阻抑区域相互渗透 D.只具有联系功能,促进区域相互联系
读湖北省中药、茶、粮食、果蔬等主要类型地理标志产品分布 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湖北省中药、茶等主要类型地 图例 ·主要类型地理标志产品 海拔 理标志产品 高 A.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 地区 B.具有典型自然区域集聚的 规律 C.多趋向大城市及市郊集聚 D.其分布只受市场影响
解析:上埃及为尼罗河谷地,更加狭长;下埃及为尼罗河三角 洲,更加坦开阔;下埃及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好,人口更加稠 密;上埃及也曾是相对富裕区域;埃及绝大部分是热带沙漠区,北 部沿海区域有地中海气候区,故上埃及气候更加单一。 答案:C
11.四个经济地带相比较 A.Ⅱ城市化水不如工 B.W工业化水高于I、Π C.I、V对外开放程度低 D.Ⅱ地域辽阔,交通通达度低
10.由表可知 A.工的经济发展水相对较高,因为生产总值较Ⅱ、V高 B.I、V的产值及产业结构相差不大,经济发展水一样 C.Ⅲ的产业结构优于其他3个区域 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