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某实验小组利用漏斗渗透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胭脂红对实验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漏斗外溶液30min后漏斗内液面组别漏斗内溶液30%蔗糖溶液下降甲清水+胭脂红(微量)清水上升乙30%蔗糖溶液+胭脂红(微量)30%蔗糖溶液A.甲、乙两组实验属于对照实验,自变量为漏斗内溶液种类丙30%蔗糖溶液+胭脂红(微量》性浆B.乙组实验中的蔗糖溶液为水分子进入漏斗的过程提供了能量NAC由题可推测,由于丙组实验无水分子进出漏斗内外,因此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将D.若将丙组实验漏斗外溶液替换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会下降11.资料一:科学家阻断实验动物的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可恢复正常。资料二:类固醇是一类在结构及活性上与人体睾酮(雄性激素)相似的化学合成衍生物,长期使用会导致生殖器官萎缩。下列基于上述资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资料一表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只存在体液调节B.资料一表明下丘脑直接影响了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C.类固醇使用过多会抑制垂体的外分泌功能12.研究人员发现某植物BUD1突变体出现矮小丛生的性状。科研人员在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植D.类固醇经过体液运输后可作用于下丘脑株顶芽顶端施加具有放射性的IAA,4h后检测基部的放射性,以研究BUD1基因与IAA极性运输方向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侧芽处[AA含量较高,则会抑制植株顶芽的生长,从而出现矮小丛生的植株氏麦草B.若突变体幼芽基部的放射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的,说明IAA的极性运输需要ATP供能DD)C.若突变体幼芽基部的放射性显著低于野生型的,说明突变体中IAA的极性运输受到D.该实验表明,突变体产生的原因是BUD1基因过量表达,抑制了顶端优势的出现抑制3D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波,并13.某植物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现取其可正常分裂的一个茎尖生长点细胞,置于含2P的培养液中培养,该细胞在培养液中进行了2次正常的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的得0分。卵不能A.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所有DNA的2条链都含有32P错误的是B.第一次分裂结束,每个细胞中都有8条染色体含有2PC.第二次分裂结束,某个细胞中可能有4条染色体都不含2P的现象,D.第二次分裂结束,所有细胞的染色体DNA中都有一半DNA含有2P14.三体大豆植株体细胞(2n十1=41)比正常大豆植株体细胞多一条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余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且形成的配子均具有·23-128C·【高三生物学第3页(共6页)】-128C·
从碰撞后瞬间到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恰好相等的过程中,物块运动的位移大小=-y2411分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22-y2x3=1分2a2为使物块停在木板上L=x+x21分解得L=6.5m1分
(3)木板的最小长度L。D三试卷第7页,共7页
14.(13分)(1)当电流表读数为=1A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R2(1分)电容器的带电量QCUc(1分断开S,电容器放电,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二Q(2分)解得Q-4×10C(1分)(2)当电流表的读数=1A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1分此时电阻R上电压(什)R1(1分)电源电压-U+R2(1分】设电阻箱的电阻为R时,电阻箱消耗的功率为Px电阻R2、风并联的电阻为Rs=昆+电路中的电流为工U(1分)R+R3电阻箱消耗的电功率为PR:(1分),化简得卫=2R(1分】R.+Ra当RRg时,P取最大值Pm(1分),代入数据解得Pm72W(1分15.(16分)(1)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衡g5(2分)。解得m=玛(2分】(2》设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假题意,在0-2内,有和=%2T(1分)1T在T,竖直方向有mg+gB=ma(1分),r=一a(2(1分)水方向x=%2(1分)由几何关系,可知+2x(1分),解得L=2元+1gT2(1分)(3)在仁T时,小球竖直方向的速度为y,=@(1分2在T~1,5T的时间内,设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卫-mgmd(1分)在竖直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T片)2(2分0=22解得:E5B1(2分)T多圈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c一0m=gT,解得T=0.1s,小球抛的初速度为山=2票=3.0m/s,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0%=2=2.5m/s,到B点抛运动的时间1a=g=0.25s,故抛出点到0点的时间为1=0.25-0.1=0.15s,g则抛出点与O点水方向相距x=t=0.45m.12.【答案】(1)R-R,(2分)(2)A(2分)(3)号(2分)a+R:-R,(2分)(④)等于(2分)、EE【解析】(1)由于前后两次电路中电流相等,则有发=R,千R。,得R。=R,一R:(2)(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R-R一R十r),整理得R=号-(R一R十),则有E=名,=a十RR1;(4)由实验原理可知,电流表内阻不影响电动势的测量,故电动势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三、解答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答案】1)2g(2√8g(或0-2Y/8gR/3【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号m(2分)獬得vB=√2gR(2分)(2)设小滑块离开BC轨道时的位置与圆心O2的连线和竖直方向间夹角为α,速度大小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3R(1-0s)=合听-方m晴(2分)离开轨道时有mgcOsa=m跟(1分)联立解得=√公(或-2V)8gR(1分)314.【答案】(1)r=12rM=1.52(2)m=0.4m/s【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EU显=10(2分)I额由电路中能量关系有P额(1-70%)=I额rM(2分)P额=I额U额(2分)代入数据解得rM=1.52(1分)(2)达到最大速度,无人机受力衡,则有F牵=mg十F阻=35N(1分)由P额·70%=F牵m(1分)代入数据解得m=0.4m/s(1分)15.【答案K1号1V2m(2)2。(3)W2+1)1m2 N2qUo【解析】(1)g,=之m听(2分)C、D板不带电,则粒子从P点到荧光屏以加速的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高二物理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3117B
1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2,定值电阻R=4Ω。已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与其接人电路的有效阻值R,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图1图2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P,=1.5WB.R1=6,R2=12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最大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也最大D、调整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2A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4.(10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电磁打点军计时器一纸带夹子重物4195896图1图2①如图2所示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为纸带上连续打出的计数点,则该纸带的(填“A”或“E”)端应和重物相连接,由该纸带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查询资料发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s2,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出现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2)如图所示为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标尺1标尺2钢球钢球变速轮塔1变速轮塔2皮带移动手柄物理试题(一)第4页(共8页)
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是①②③④⑤⑥⑦A.①③B.②⑤.④⑦D.④⑥6.利用NaCIO氧化尿素制备N2H,·H0(水合NaOH溶液尿素肼)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一步骤了-步骤可一步骤可→…→水合肼②N2H4·H2O有强还原性,能与NaC1O剧烈反应生成N2。Na2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jVc04+60A.步骤I中为避免温度过高,可采用冰水浴3B.步骤I制备NaCIO溶液时,测得产物中NaCio与NaC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C.步骤Ⅱ中可将尿素水溶液逐滴滴人NaCIO碱性溶液中D.生成水合肼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IO十CONH2)2+2OH-CI+NH·HO十CO号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氢氧化钠哭A.图A是操作自如地添加酒精B.图B是稀释浓硫酸C.图C是启停自如地制备O2D.图D是称量氢氧化钠固体8.1971年,John.J.Bishop等通过3Mg++4C1O+2C1+2HO—Mg(CO)2·2Mg(OHD2+2C2个反应制得Mg(ClO)2·2Mg(OH)2(BMHs,微溶于水),而l921年,Georg.Kereszty等将C2通入Mg(OH)2悬浊液进行制备BMHs却宣告失败。用下列装置制取BMHs,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浓盐酸MgCl,溶液KMnO三口烧瓶NaOH溶液磁搅拌A.向装置a烧瓶中滴人浓盐酸之前,应打开KB.装置b的广口瓶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C.开始时,不断搅拌下先向三口烧瓶中加入MgC2溶液,然后通入C2D.从反应完成后的三口烧瓶中分离得到BMHs,需经过过滤、洗涤及干燥等操作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三)·化学
解题。【详解】(1)根据CHo分子式,可知有一个双键,结合题意可知A为;则A为2-甲基-1-丁烯;(2)钠与-OH、-COOH反应,氢氧化钠与-C0OH反应,碳酸氢钠与C0OH反应,则物质的量之比为2:1:1;BrOHH2C=CCH2CH3CH.CH2CCH2BrCH2CH2CCH2OHCHCH-CCOOH3)A为CH3;B为CH;C为CH3;E为CH;F为CH;CH=CCOOCH2CH3则BC中含有手性碳原子:BrOHCH.CH.CCH,Br+2NaOHCH.CH.CCH.OH+2NaBr(4)B→C的反应方程式是CH3CH305)9=9-9-F,9-C=C-C,4+2+1=7种C-C-C高三化学答案第10页共10页
化学·适应性模拟卷(三)(2)结合C、D结构和信息②可推出物质M化为羧基后,再用溴水等进行检验,合理答的结构简式为CH:CHO。物质F→G的反案均可。应为消去反应。物质G→H的转化需要的(5)物质X是物质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一般条件为羧酸与醇酯化所需条件,一般为异构体,且属于芳香化合物,符合条件的X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为CHO和一CH=CH2在苯环上以邻(3)物质B→C反应的方程相、对位置连接的3种,和形成取代基C(CHO)-CH2在苯环上连接1种,共计种;其核磁共振氢谱峰数最少的结构简式物威D中存在碳联双基,要检6)以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丁醇的路线可答碳碳双键需要往意醛基的干扰。运用碳碳以为HCCH CHOH/H2O双键可使B的CCX溶液褪A而餐基下俭验物质中存在碳碳双的实验方CH.CI-CHCHO HANCH.CHCH.答案均可。答案解析法可以为用B。的S溶液检验,溶液褪答案解微信搜索关注管某色,说明D中有在碳酸议键。答案解析网管案解析网AP6
息NaC0,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品体是NaC0,·3H,O.高于38℃时析出的品体是NaCIO,,高于60℃时NaCIO,分解成NaCIO,.和NaC知,从装置①反应后的溶液获得品体NCIO,的操作步骤为:①减压,5℃蒸发结品:@趁热过滤:③用38℃一60℃的温水洗涤:①低于60℃于燥.得到成品。如果撤去④中的冷水浴,由于温度高,可能导致NaCO分解成NaC)和NaCl,所以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IO和NaCI.(D检验所得NaCIO.品体是否含有杂质NAS0,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品体溶于蒸馏水,滴加几滴BaC: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含有NaS0,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不含(⑤)C0+41十4H一C+21:+2H0,用NaSO,标准液商定,发生反应:Na SO.2NaS0+,一NaS,0+2Nal,可得反应的关系式为:C10,~21~4NaS0由n(NaS0=0.20mol·L1×0.02L=0.004mol.得n(C10)=0.001mol,所以11溶液中:m(NaCIO,)=0.001mol×100=0.1mol,则10.0gNaC1O,粗品中:m(NaCI0,)0.1mol×90.5g·mol1=9.05g,则u(NaC102)=9.05/10.0×100%=90.5%。18.(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4分)(2)AIN+3H,O一AI(OH),+NH+加快AIN水解反应速率;降低NH在水中的溶(1)5A解度,促使NH逸出(3)盐酸(1分)电解时生成的氢气和氯气可以制备盐酸(4)2Fe2+2H+CO--2Fe3+C1+H,O(5)Fe(OH),(1分)(6)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若不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或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若不能产生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解析】(1)分离正丁烷和异丁烷,选用分子筛的型号应在4.65A一5.6A之间,故应选择5A(2)铝灰中的AIN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I(OH),和N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IN+型分子筛3H,O一A1(OH)+NH↑,加热可以促进AIN水解生成氨气,降低NH在水中的溶解度,促使NH逸出。(3)浓缩海水除杂后电解时有氢气和氯气产生,氢气和氯气反应可以制备盐酸,用于酸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酸溶后的溶液中含有Fe,漂白液中的CIO可将Fe氧化成Fe。(5)加入八aOH.AB转化成AIO方,Fe转化成Fe(OHD·则该工艺中滤渣的成分为Fe(OH),.(6)“胶体"”调节pH后过滤所得“晶体”需洗涤,通过检验晶体表面是否有铵根离子或氯离子可判断是否洗涤干净。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三)·化学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