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QGA]五试题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思想政治参考答案1.B2.D3.B4.C5.A6.B7.A8.D9.C10.B11.A12.C13.B14.B15.C16.B17.D18.A19.B20.A21.C22.B23.A24.D25.(1)①原因:生产者推动产品创新,激发了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2分)“盲盒”消费形式新颖,抓住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2分)(考生若从居民收入、消费观念变化等角度回答也可给2分,总分不超过4分)②警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过度消费);(2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冲动消费);(2分)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2分)(2)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规范“盲盒经济”市场秩序。(3分)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加强商业诚信建设和市场法治建设,提高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3分)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查处“盲盒经济”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3分)26.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或“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2分)促进创业创新,扩大就业;(2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或“推动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或“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分)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或“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考生如答“增加财政收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7.(1)2022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双增长,(1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其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幅,(1分)这表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分)(2)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1分)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2分)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2分)有利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扩大消费和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分)28.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分)立法广泛集中民意民智,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国家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3分)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3分)立法充分吸收和采纳人民的意见、建议,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分)【高三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3-11C·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HUN]六试题

    【答案】D【解析】微专题片《百炼成钢一党史上的今天》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这一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满足了人民大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②④正确。微专题片《百炼成钢一党史上的今天》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主要在于满足了人民大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并没有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根据材料也推导不出该节目借鉴了国外的经验,①③不符合题意。25.第三届江南文化艺术节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与各大数字台深度融合,推出“江南小剧场”微信公众号,深度打造“苏周到”APp“江南小剧场”频道,集资讯、购票、直播、互动于一体,与多家全媒体台互通,实现“云观剧、云看展、云游园、云互动”功能,不断提高数字对江南文化艺术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这种方式①是对中华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机制的创新②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4④表明满足市场需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准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未涉及文化内容的创新,①不符合题意。江南文化艺术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社会实践的进步,④错误。26.朱熹在武夷山创办学院,聚徒讲学,在他的影响下,宋至元朝在武夷山创办学院、传播理学思想的著名学者达43位,使武夷山成为“三朝”(宋、元、明)理学驻足之薮。至今武夷山的山间溪畔仍留有众多的理学文化遗址、石刻对研究朱子理学是非常珍贵的财富。为此,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①必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②要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讲述了朱子理学的研究价值,从如何做的角度进行设问,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应做到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①④符合题意。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外来文化,③不符合题意。27.2021年1月1日,以“全面小康·非遗赋彩”为主题的第四届湖南非遗新春博览会在湖南省文化馆隆重开幕。本届博览会以“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为呈现内容,集结了全省近50个非遗项目,现场设置舞台展演、传统工艺精品展、湘味年货展、传统医药义诊和非遗研学体验五大版块,全方位向观展的市民朋友们展示湖南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同时通过非遗纪录片视频展播、传承人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湖南非遗与民众之间搭建交流台,让湖南非遗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次活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①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多种活动形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②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是赢得群众喜爱的成功之道③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拉近了民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找到了非遗与群众实践的交汇点A.①②B.①③t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未体现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①排除。材料未体现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是赢得群众喜爱的成功之道,②排除。本届博览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拉近了民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尊重了群众的主体地位,找到了非遗与群众实践的交汇点,③④符合题意。28.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形式新颖,创新呈现千人团,通过“5G”与增强现实等创新技术,以宏大的穹顶方式在节目舞台上首次呈现,视觉效果震撼炫目。现场百人团与云上千人团密切互·95·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G DONG]一试题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①是国家在初次分配方面增加贫困地区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②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③体现了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和区域协调发展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财政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①错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是宏观调控的表现,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②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④符合题意。19.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应该①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和发展能力→经济增长②实施强经济刺激政策→财政减收增支→投资需求扩大→经济增长③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④调节供给结构→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实施结构性减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和发展能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①正确。调节供给结构,通过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从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来刺激经济增长,④正确。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强经济刺激政策不符合题意,②排除。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应该是货币政策,③排除。20.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将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的296.93亿元以投资补助方式切块下达,用于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影响的传导路径合理的是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释放消费潜力→繁荣商品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B.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活水→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C.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扩大投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D,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带动社会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答案】D【解析】安居工程以投资补助方式切块下达,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了投资需求,而不是释放消费潜力,A错误。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与提高生活水没有直接联系,同时提高生活水与扩大社会生产也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用于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扩大了投资需求,但不能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也就不会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C错误。以投资补助方式切块下达,旨在拉动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对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推动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D符合题意。21.2021年我国新增3.65万亿元政府专项债券,理论上或可拉动超5万亿元基建投资,但实际撬动效应仍受到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建设进度、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等因素限制。这从侧面说明,发行政府专项债券①意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财政收支衡②要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提高资金利用率③可以增强流动性,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④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72·

  •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地理湘教版4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

    入=上可知,电子的动量越小,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越长,则衍射现象越明显,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越弱,D项错误。8.AC【解析】由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电子,则氚发生阝衰变,氚核发生3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的同时生成的一个电子,A项正确;氚(H)与氕(H)、氘(H)这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因为质量数不同,所以中子数不同,B项错误;由于衰变过程会释放核能,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必定存在质量亏损,即H核的质量大于He核与X的质量之和,C项正确;经过25年,剩余的氚(H)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D项错误。9.BC【解析】由图可知,用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光电管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的大小关系为U。>U>Ue,根据Ek=eU=hw一W。可知,a>%>e,A项错误、B项正确;因为c光的饱和光电流最大,所以单位时间内,用c光照射光电管时逸出的光电子数目较多,C项正确;α光的频率最大,根据E=hv可知,a光对应的能级差最大,D项错误。10.BC【解析】氢原子从一1能级跃迁到n一2能级时,释放出的能量△E=E,-1一E,-2》e产eV,由丁释放出的能量△E可以使m-1的能级1的电子矿产生“俄歌13.6效应”,则△E≥0一Em-1,又因为n一2≥1,解得3≤n≤3十√2,n为整数,即n的可能的值为3、4,B、C项正确。11.(1)低于(2分)(2)垂直纸面向里(2分)3品(2分)【解析】(1)由于阴极射线带负电,向下偏转,故电场力方向向下,电场强度方向向上,则极板C的电势低于极板D的电势。(2)由于阴极射线带负电,向下偏转,则洛伦兹力方向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③)由于射线射到0点,可知射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洛伦兹力衡,有加B一,解得品12.(1)小于(3分)(2)e(Ua)avoa-Un(每空3分)【解析】(1)断开开关S,用单色光1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表始终没有示数,表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则产生操作①中现象的原因是单色光1的频率小于光电管阴极K的截止频率。(2)设阴极K的截止频率为M,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max=hy一hy,又因为eU=Ekmax,则U☆·99·【23·G3DY(新高考)·物理·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HEB】

  •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地理湘教版2宇亩中的地球

    第十六单元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与发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1.B根据图示牧房、景点以及旅游路径的分布可知,人类活动对草甸区的干扰强烈,导致草甸破碎化,呈现斑块状的特征。2.C自然因素是草甸退化的次要原因,牦牛坪位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承载力小,且草甸区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周期长,人类活动是导致牦牛坪草甸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西部有放牧区,但受干扰的强度轻,可排除过度放牧。3.A由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导致牦牛坪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游客对草甸区的踩踏,故限制旅游时段及规模合理。4.A由材料可知,秸秆发电有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及沼气发电,不论哪种发电模式,均需要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且产生的电量有限,经济效益较差,长距离运输秸秆势必导致发电成本进一步提高,使得经济效益更低,所以秸秆电厂应布局在原料产地,与市场、技术和劳动力关系不大。5.D由图可知,仙桃市秸秆资源密度最高,利于原料收购,减少运输费用,秸秆收集成本低;秸秆发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高,且图中无法判断四市的生态环境;同在湖北,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秸秆资源量等于土地面积与资源密度之积,仙桃秸秆资源量在四城市中不占优势。6.C增加秸秆供给、提升电厂集聚度不能提高秸秆发电经济效益;提高上网电价属于政府补贴;秸秆燃烧产生的草木灰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废渣等作为肥料或者养殖业的饲料及进一步深加工,可提高秸秆发电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7.A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该区域最主要的区位优势体现在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资源,可提供充足的能源,且附近有丰富的铝矿资源,原料充足。8.A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等,既能减少煤炭外运,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9.D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这是境内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只是加剧沙漠化的因素。10.C农业灌溉用水比重下降,说明其他方面用水比重增加。土库曼斯坦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开发及工业发展会导致用水量和用水比重增加;土库曼斯坦灌溉引水工程大部分为苏联时期所建,工程老化,渗漏会增加,水资源浪费会增加;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加,农业用水需求会增加;跨国河流水资源获取量增加不会直接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比重下降。11.B土库曼斯坦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是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库曼斯坦农业以棉花为主,农业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还可以减轻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地盐碱化;土库曼斯坦气候干旱,大面积植树反而会消耗宝贵的水资源;水稻也是水资源需求大的作物,减棉增稻对缓解缺水状况无效;土库曼斯坦境内河流水量均有限,跨流域调水对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甚微。年·36·【23·G3DY(新高考)·地理·参考答案一ZTB一必考一HUB】

  •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地理湘教版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九单元城镇和乡村1.B图示甲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应是工业区;乙主要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好的地区,应是住宅区;丙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是商业区。2.A由图可以看出,城市北部地形坦开阔,南部多山,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3.D④位于拟建高新技术园区,污染小,且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区,环境好,住宅品质较高;①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且位于工业区,住宅品质较低:③位于拟建传统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较差;该同学家住市中心,②位于市中心,再选购一套位于市中心的改善性住房的可能性较小。4.D从图中可以看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少,人口多;大城市数量少,人口少;小城镇数量多,人口少5.D城市化水主要受经济发展水的制约,该国地处南亚,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但不是导致城市化水较低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该国地狭人稠;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涌入城市,是导致城市化水上升的因素;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低,缺乏工业化支撑,最可能是导致城市化水较低的主因。6.C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小城市数量最多,人口规模也比较大;超大城市数量极少,但人口数量较多;大城市数量少,人口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为推动该国城市体系整体发展,应特别着重发展大城市。7.C2010年前山东省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趋势接近,工业化带动城市化;2010年前工业化发展较快,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呈崎形发展态势;2010年城市化水领先工业化水,说明城市发展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要推动力;2010年后并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8.C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可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距,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低端产业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有利于控制大城市规模,缓解城市病问题。9.D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建设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是为了促进水体中富营养化的物质被生物吸收,说明城市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10.B该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拆除混凝土河堤,硬化地面变为可透水地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河道内的植被,植被面积增加,蒸腾量增加;对降水的影响较小。11.C该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选择种植乡土植被,是因为乡土植物是当地自然植被中具有绿化景观功能和一定观赏性状的植物种类,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引种的成活率高,能很快转化为城市植物;选择种植乡土植被,具有容易获取大量种苗、生产成本低廉、维护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引种外地植被可以丰富植物群落;受当地人的审美惯影响较小。12.D该市出行早高峰时段出现在北京时间10时左右,出现时间较一般早高峰时段晚2小时左右,应位于我国西部地区。13.D该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降雪期长,易导致路面湿滑,且该地冬季沙尘天气较多;居民行走或骑车出行较少,机动车出行增多,交通压力最大。14.C从出行时段上看,早晨上班不能迟到而下班后时间可自由支配,从而出现下班高峰时间·26【23·G3DY(新高考)·地理·参考答案一XJB一必考一HUN】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化学-SJB-必考-CQ]四试题

    物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D项错误。10.D解析:由Ss的结构知,1 mol Ss分子中含有8molS-S键。反应4S(g)S(g)的△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E(S—S)一8E(SS)=(4a一8b)kJ·mol-1,D项正确。11.(1)①吸收;放出(各2分)②:N:N:(2分);N2(g)+O2(g)=2NO(g)△H=+180kJ·mol-1(3分)(2)①放热;△H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化学-LKB-必考-HUN]六试题

    周测卷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衡图像1.C解析:在图像中,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可逆反应处于衡状态,在曲线上方的点,由于T)ME的转化率高于衡时的转化率,因此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逆向进行;在曲线下方的点,由于TOME的转化率低于衡时的转化率,因此逆反应速率小于正反应速率,反应正向进行。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反应(正)>w(逆)的点是c点。2.C解析:08min内,(S0)=u(S02)=20(O)=0.6mol0.2mol=2L×8min0.025mol·L-1·min-1,C项错误。3.A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衡的时间越短,b点为恰好达到衡的点,所以a点还未达到衡,c、d两点是在b点基础上升高温度,衡逆向移动,A项符合题意。4.D解析:增大c(O2),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降低,A项错误;升高温度,衡逆向移动,O2的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衡不移动,C项错误。5.D解析:由图可知,E点和F点对应温度下,2I的容器中M的浓度为0.7mol·L-1,6L的容器中M的浓度为0.4mol·L-1,加压使容器容积由6L减小为2I,M的浓度并没有增大3倍,因此增大压强衡逆向移动,所以α≤十n,D项正确。6.C解析: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项正确7.A解析:T1时,硫化氢和氢气衡时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反应转化的硫化氢和剩余的硫化氢的量相同,转化率为50%,可以计算出初始H2S的物质的量为4mol,A项正确。8.C解析:依据题中图示,可看出T1>T2,A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T1>T2,所以K(M)T2且M点的Y的浓度大于N点的,故心逆(M)大于v递(N),而M点v正=v递,所以V正(M)>逆(N),C项错误;恒容时充入X,压强增大,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9.B解析:增大水碳比,甲烷的转化率增大,A项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T2>T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衡正向移动,H2的含量增加,B项正确;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衡常数增大,C项错误;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衡,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继续增大压强,衡逆向意·21·【23新教材·ZC·化学·参考答案一SJB一选择性必修1一FJ】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HEB]二试题

    【答案】B【解析】挂牌上市说明该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财务状况需向全社会公开,①正确。该公司可以依法设立分公司,但分公司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②错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而不是股东会,③错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④正确。3“降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但“降成本”不应该影响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企业成本压力要化解,劳动者收入该涨也得涨。下列措施中既能“降成本”又有助于“增收入”的有①降低企业贷款利率、社会保险费率和税费负担②采购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减少研发项目的数量③大力削减企业内部机构,精简人力,减少用工④通过技术、管理创新降物耗、增效益、转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中措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员工收入,符合题意。采购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可能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信誉等,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②不符合题意。简单的减少用工,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不利于企业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技术、管理创新降物耗有利于“降成本”,增效益、转方式有助于“增收入”,④符合题意。4.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国家提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②健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④完善劳动力流动市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完善劳动力流动市场,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提高劳动报酬创造良好的条件,③④符合题意。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会减少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不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①不符合题意。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可能会拉大收入差距,②不符合题意。5.2021年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市场主导,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政府应该①不断优化社会创业就业环境,全面取消市场准人门槛②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就业力度,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③面向市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④健全企业用工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政府既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也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就业力度,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②③符合题意。全面取消市场准入门槛过于绝对化,①错误。健全企业用工机制的主体是企业,与题干主体不符,④不符合题意。6所谓数字经济,主要是指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在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下列数字经济凭借自身优势助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①打通供需信息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激发新的消费潜能②渗透于社会经济之中→完善收人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水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④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7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HUB]八试题

    周测卷十一弱电解质的电离衡l.C解析:NaHCO3—HCO3+Na+,A项错误;NaHSO4—Na+H+十SO,B项错误;CH COONH4=NH4+CH&COO,C项正确;Fe(OH)3一Fe3+十3)H,D项错误。2.B解析: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会使HIn(溶液,红色)三H(溶液)十In(溶液,黄色)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A项错误;氢氧根离子可以消耗氢离子,使HIn(溶液,红色)三H+(溶液)+In(溶液,黄色)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B项正确;硫酸氢钠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会使HIn(溶液,红色)三H(溶液)十I(溶液,黄色)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C项错误;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最终会变成无色,D项错误。3.C解析:浓度相同的一元弱酸,电离衡常数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氢氟酸电离衡常数最大,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C项正确。4.B解析:由乙酸(甲,Ka=1.8X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可知,乙酸的K,更小,则乙酸的酸性弱;由图可知,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电离度,则等浓度时酸性强的电离度大,即乙的曲线在上方,A、C两项均错误;弱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则曲线甲、乙均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D项错误5.B解析:①0.1mol·L1的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MOH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说明MOH是羽碱,错误;②常温下,0.1mol·L1的MOH溶液中c(OH-)

  • ‹‹ 10853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