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R-必考-SD]一试题

    解析: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保障我国实 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 产值的工业部门会导致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 开发战略导向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是 利用旅游资源、水能资源,改变过去的资源依托型发展。 答案:B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XJB-必考-HUN]一试题

    【答案】(1)南半球冬季。(2分)理由:该洋流受东南信风、西风 漂流的影响;(2分)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势力 较弱;(3分)南半球冬季,西风漂流势力加强,对该洋流有顶托作 用。(3分) (2)巴斯海峡盛行中纬西风,为西风漂流的通道;邻近大陆,海 水较浅,易掀起大浪;水道较窄,风浪因狭管效应加强。(6分) (3)有温暖开阔的浅海大陆架(2分)地表有径流输送营养物 质;(2分)东部是寒暖流交汇之地;(3分)西部有沿岸洋流对海底 营养物质的扰动。(3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R-必考-HUN]一试题

    140° 150° 160° 60° 鄂奮次克海 长 洋流 50° 12月20日海冰边界 黑龙江 2月20日海冰边界 虎头海雕迁徙路线 北海道 北海道流冰观赏区 图I 图Ⅱ (1)说出鄂霍次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 (2)描述北海道流冰的形成过程。(4分) (3)推测北海道流冰具有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6分) (4)分析流冰对虎头海雕迁徙越冬的积极作用。(8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XJB-必考-FJ]一试题

    【解题分析】围绕“太洋垃圾旋涡”的洋流包括北太洋暖 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呈 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A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ZTB-必考-SD]一试题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 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徙。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 越冬所在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 北进发。下图为加拿大驯鹿迁徙路线及迁徙示意图。读图,完成5 6题。 ● 68° 5.加拿大驯鹿越冬地和繁育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ZTB-必考-QG]一试题

    答案A 解题分析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摩擦力小,西风势力更强; 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不影响风速;南半球也有地势起伏;南、北半 球的太阳辐射季节差异是一样的。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LJB-必考-HEB]一试题

    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发展 年份 年均扩展速率/% 总面积/km2 逆转面积/km2 1959年 201.45 1975年 257.92 56.47 1.56 1986年 222.19 -35.73 -1.35 1996年 144.97 -77.22 -4.18 2003年 122.57 -22.40 -2.37 (1)分析海南岛西部冬季降水稀少的原因。(6分) (2)说出海南岛西部沙漠的沙源。(8分) (3)指出该沙漠地带的主要植被类型。(2分) (4)分析海南岛西部沙漠化逆转的人为原因。(6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LJB-必考-FJ]一试题

    雅丹是一种典型风蚀地貌,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目 前一般认为雅丹是发育于基岩、固结或半固结沉积物上的风力侵 蚀地貌。“风吹水”现象结合了风力和流水侵蚀作用,加快风蚀下 切地面速度并造成风蚀洼地沿盛行风方向延伸,形成行定向排 列的雅丹空间分布特征,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分布广泛且形 态多样。读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演化模式图,完成911题。 初成期 青年期 原始地面 初成形态/圆丘状 流线状 衰亡期 成熟期 破碎长垄状/柱状 长垄状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1)比较两地成为“雪乡”自然原因。(8分)(2)指出两地建造图示木屋作为民居的优势。(4分)(3)推测两地冬季游客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4分)(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第19~2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计分。19.[选修3:旅游地理]木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亿多人,'旅游总收入占长株潭城市群GDP'近20%。长株潭城市群就有203家工业旅游,点,包括工业旅游示范点93家、工业遗产74家、山工业区36家。图9示意长林潭城市群工业旅游点分布及交通布局。长沙图7(1)说明阿富汗大部位地区常年与沙尘为伴的主要原因(6分)(2)指出赫拉特成为“中亚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3)分析藏红花被赫拉特的老百姓视为“经济生命线”的原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双峰林场被称“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深山老林里,海拔1200米以图例市(县)界上,积雪期多达7个月,均厚度超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禾木村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工业旅游点村庄。冬季,禾木村的雪深达两米,夜晚漫天繁星,地上等火,桌上的美食,周围一栋栋的高速公路小木屋,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了“中国最美雪乡”。图8示意两地的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860图9指出长株潭城市群工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发展工业旅游的不利影响尔◆蒙古哈萨刘斯坦禾木村。。20.[选修6:环境保护]哈号酒县河涌是指比较小的河流、支汊或无头无尾的一段河道。广州市的海珠垛基果林湿地是发泰市育于珠江三角洲河涌湿地上的半自然果林。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果林河涌沟渠被弃置抛荒,尔津泥沙淤积,涌壕沟渠被填埋、淤堵,甚至部分消失,涌沟内水质较差,功能退化。自2012年长春市44成功申报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当地以“垛基果林湿地”模式,进行传统垛基果林的改造优化及功图例A山政入√河流回!口城市一一高速陕路高速公路—一般公路}雪乡能提升,结合水系改造,对垛基形态改良、垛上果树疏伐、垛间沟渠清淤、水岸柔性化等恢复改造实践,湿地生态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图10)。说明海珠垛基果林湿地恢复实践的生态功能。图8图10高三地理试卷第5页共6页高三地理试卷·第6页共6页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下表是我国四个省份或直辖市(上海、湖南、吉林、西藏)2022年前三季度(1一9月)GDP统计表,完成11、12题。省份甲乙丙丁GDP总量9433.135332.630956.71460.8GDP增量-103.62110.189.920.4GDP增速(%)-1.64.8-1.40.21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份或直辖市分别是A.上海、吉林、西藏、湖南B.吉林、湖南、上海、西藏C.西藏、湖南、吉林、上海D.湖南、上海、吉林、西藏12.2022年前三季度丙省份GDP增速为负,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层次低B.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人口老龄化加剧D.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下表为“某省四类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情况统计表”(“√”表示该城市具有的职能),完成第13、14题。类型①②③④日常生活用品店√√家用电器店√高档化妆品店√小学√重点中学√地方性大学重点大学13.空间分布密度最大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类城市的服务职能最多B.家用电器店服务范围最小C.重点大学服务范围比中学大D.①类城市的服务职能最少南方涛动($0I,如图)指发生在东南太洋与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当S0I为负值时,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0I为正值时,对应拉尼娜现象。完成15、16题。南方涛动SO指数20020102出4802爱爱电0302第15、16题图高二地理学科试题第3页共8页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C.扩大了阴、商河县的服务范围D.需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其他植物而生的植物。一般来说,藤本植物指示着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有3200多种植物。下图示意峨眉山不同垂直植被带内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的物种数量。据此完成7~8题。1400■藤本1200口草本1000-函灌木800m乔木6004002000<600600-10991100~18991900-2799>2800海拔/m7.该山地基带的植被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8.与海拔1899m以下区域相比,1900m以上海拔范围内物种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变差B.热量条件变差C.人类活动干扰强D.光照条件减弱受2011年“3·11”海啸影响,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酿成了最高级别核事故。日本政府出于私利,不顾国内外反对,一意孤行推动从2023年春开始长期向太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计划。据此完成9一11题。9.一种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如果日本向太洋排放核污染水,则“3·11”海啸灾害链是A.火山喷发一海啸一核泄漏一渔场破坏B.风暴潮一海啸一核泄漏一人畜死亡C.地震一海啸一核泄漏一海洋污染D.海啸一人畜死亡一核泄漏一渔场破坏10.有专家预测,核污染水一旦排放入海,10年后核污染将会蔓延全球海域,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波浪和潮汐B.洋流和波浪C.潮汐和海啸D.洋流和潮汐11.如果日本向太洋排放核污染水,下列四个地区中最先受到其影响的是A.美国西部沿海B.韩国西部沿海C.中国东部沿海D.加拿大东部沿海【高二地理第3页(共6页)】·23-198B·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②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③逆向思维法:即由结论推已知,亦称例推法。4.【答案】A【解析】该地为向阳缓坡,缓坡发展空间较大,可以多排行列布局,且由于是向阳的缓坡,采光充足、冬季温暖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采用台地行列式分布,依坡而上,能保证前排不会阻挡后排的光照;自由行列式适合丘陵不同坡向的组合;密集斑块式适合坦地区;线形展开式一般布局在依靠河流而建的陡坡,沿着河流形成一排聚落,由于坡度大,难以发展成行列式空间结构。5.【答案】B【解析】自由行列式聚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布局聚落;聚落为人口聚集地,降低人口密度不合常理;受地形限制,自由行列式分布地区公共空间较小;房屋之间只要保证一定的间距和角度,通风性能一般都能得以保证。6.【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澎湖列岛位于日本暖流和东海沿岸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①正确;澎湖列岛所在海域位于大陆架,海水浅,光热充足,有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也是其渔业资源丰富的一个因素,③正确;澎湖列岛沿海无明显上升流,且因为岛屿面积小,河流泥沙量小,②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7.【答案】C【解析】通过图文材料可知,石沪位于潮间带的坦地区,海蚀台位于海蚀崖前的潮间带,地形坦且面积较大,微向海洋倾斜,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适合建设石沪;潟湖长时间有海水;沙嘴形状狭长,海蚀阶地位于高潮位以上,均不适合建设石沪。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石沪示意图,可知涨潮时海水从沪房方向涌来,鱼群随着涌入的潮水游至石沪内觅食;退潮时,潮水退去,由于石沪的伸脚和沪房门向内弯曲,鱼群被石沪的伸脚、沪房门及石墙阻挡,留置于石沪沪房内,图甲显示正确,故A项正确;乙和丙开口方向不与退潮方向一致,不能阻挡鱼群,B、C两项错误;丁开口方向朝向大海而不是陆地,地势较低,鱼群会随海水溜走,D项错误。9.【答案】D【解析】黄河通常每年11月黄河流域进入凌汛期,次年3月全段开河;四个时间段中,2月份气温开始回升,随着气温回升,黄河上、中游部分封冻河段逐步开河,因此为防止凌汛,刘家峡出库流量应最小。10.【答案】B【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刘家峡对“防凌”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蓄”。因此,当前刘家峡不断提升防凌库容的主要原因是应对上游来水量大。11.【答案】B【解析】下击暴流难以精准预报主要是因为下击暴流具有突发性,存在时间短,难以捕捉,只有特定的雷达才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警;风速大、规模小是下击暴流形成后的影响或表现,并不是能否精准预报的主要原因;强对流这一特点同样不是能否精准预报的主要原因。12.【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且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会把云层中水汽带到地面附近,会带来强风暴雨;但反气旋一般主导晴朗无风的天气,因此在天气现象的表现上与反气旋不同;下击暴流是极小范围的强下沉气流,影响范围小;下击暴流与反气旋类似,地面中心气流主要为辐散,因此辐散地理答案第37页(共80页)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3)说明乙风带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影响的差异。(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降低的现象,其发生时,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气候异常变化。科学家观测发现,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显著增多。表3示意1991一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间及强度变化。表3厄尔尼诺现象起止时间/(年.月)峰值时间/(年.月)强度等级1991.05-1992.061992.01中1994.09-1995.031994.12中1997.04-1998.041997.11超强2002.05-2003.032002.11中2004.07-2005.012004.09弱2006.08-2007.012006.11弱2009.06—2010.042009.12中2014.10-2016.042015.12超强2018.09-2019.062018.11弱拉尼娜现象起止时间/(年.月)峰值时间/(年.月)强度等级1995.09-1996.031995.11弱1998.07-2000.062000.01中2000.10-2001.022000.12弱2007.08-2008.052008.01中2010.06-2011.052010.12中2011.08-2012.032011.12弱2017.10-2018.032018.01弱(1)描述1991一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间的规律。(4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解析】(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自1962年后呈波动下降:且变化幅度较大(多的如1963年,接近3000万,少的如2022年,低于1000万);死亡人口数量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变化幅度较小(最高为2022年,超过1000万,最低为1978年,接近600万)。(2)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共同决定,60年代,宽松的人口政策,加上对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补偿性生育,每年出生人口高达2500万以上而随着生活水、医疗卫生水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提高,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自70年代实行较紧的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迅速下降,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老龄人口增多,死亡人数开始缓慢增加,2000年以后,我国生育政策逐渐缓慢放宽,特别是2011年后,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到“全面三孩”,生育政策放宽松了许多,但除了2016年、2017年对出生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外,之后影响不明显了。从育龄妇女来看,80后逐渐退出生育舞台(80后人数较多),目前是90后是生育主力(但90后人数是下降的),00后也将进入生育期(00后人数也是下降的),因此,目前,育龄妇女数量下降,生育率低;加上这么多年的宣传,生育观念已发生较大转变,加上经济、教育等压力导致生育意愿降低。因而我国出生率将会维持一个较低水,而死亡率会缓慢上升到一定程度,因此,2022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将延续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18.(14分)y(1)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1.5分):火山岛附近浅水水域,适宜珊瑚生长,珊瑚礁开始发育,形成环礁维形(1.5分);伴随海面上升或火山岛下沉,火山岛顶部被海水逐渐侵蚀,附近也变成浅水区,珊瑚礁继续发育,环礁基本形成(1.5分):最后,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最终珊瑚礁覆盖了整个火山顶部(1.5分)。(共6分)(2)6月至10月(夏秋季)向东北流原因:6月至10月(夏秋季)盛行西南风;(2分)11月至次年5月(冬春季)向西南流原因:11月至次年5月(冬春季)盛行东北风。(2分)(共4分)(3)赞成。理由:我国填海造陆的技术比较成熟(2分);黄岩岛礁海水浅,适宜填海造陆(2分):可增加岛屿面积,更好地开发利用黄岩岛的空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2分)。(任答2点给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共4分)或不赞成。理由:黄岩岛距大陆较远,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2分):该区域台风多发,建设过程中和建好后易受到台风的危害(2分)片会对该地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分)。(任答2点给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解析】(1)地形一般由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读图可知: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内力作用);②火山岛附近浅水水域,适宜珊瑚生长,珊瑚礁开始发育,形成环礁雏形;③伴随海面上升或火山岛下沉,火山岛顶部被海水逐渐侵蚀,附近也变成浅水区,珊瑚礁继续发育,环礁基本形成:④最后,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最终珊瑚礁覆盖了整个火山顶部。(2)根据材料“黄岩岛附近的海流,方向随季节而变化”,又根据经纬度位置,可推知黄岩岛附近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10月(夏秋季)盛行西南风,风吹动海水向东北流:11月至次年5月(冬春季)盛行东北风,风吹动海水向西南流。(3)本题为开放式问答题,赞成和不赞成都可。地理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第四单元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二节)1.C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周边地区排入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2.B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基本没有影响。3.C我国提出双碳目标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减排,应对国际性气候问题,体现共同性的原则。4.D氢气燃烧后变成水,基本没有污染,但生产氢气要消耗能源。5.A读图可知,利用工业副气制造每立方米的氢气,其成本并不高,多在2元以下。但氢气的燃效值较高,所以发展前景广阔。6.D由图中“南极冰山越来越少”可知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属于由大气成分改变引发的气候问题。7.A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人类向大气层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的,属于由大气污染引发的问题,属于大气环境问题。8.D“洋垃圾”通过分类、分拣可获得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料,极大地缓解了我国此前原材料缺乏的问题;获取原料的成本较低,很大程度上为工业生产节约了成本;我国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为低价进行“洋垃圾”的分类、分拣提供了有利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我国进口“洋垃圾”无关。9.D禁止“洋垃圾”进口后,我国再生钢材、再生塑料、再生纸等再生材料生产失去了廉价原料来源,国内废品回收成本会有所上涨,钢铁、塑料、造纸等产业直接受到影响,行业压力大;我国家具多为木质家具,原料以木材为主,受“洋垃圾”禁止进口影响小,行业压力小。10.C欧美国家通过海运向外出口垃圾,蒙古属于内陆国,其邻国只有中国和俄罗斯,难以进口“洋垃圾”;新西兰为发达国家,重视环境保护,不可能进口“洋垃圾”;泰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较低且临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有可能进口“洋垃圾”;南极地区没有工业生产,且受国际法保护,“洋垃圾”不可能运往南极地区。11.C根据材料“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可知,“垃圾岛”主要是由废旧塑料袋聚集而成的,而废旧塑料袋主要来自陆地上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12.A由材料可知,该“垃圾岛”位于旧金山与夏威夷之间的太洋水域,所以北大西洋暖流对其没有影响;加利福尼亚寒流和阿拉斯加暖流分别向南、北流动,不利于废旧塑料袋的聚集;北太洋暖流将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的废旧塑料袋带到太洋上聚集。13.A该“垃圾岛”能够影响海上的交通,但这不是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垃圾岛”可能会危害海洋环境,但不会改变洋流的流向;“垃圾岛”与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无关;“垃圾岛”的形成属于海洋环境污染,进而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如海洋动物不慎吞下其中的塑料垃圾,会因无法消化而危及生命。14.B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排放污水较多,治污水压力较大;原地势低,排水不畅,排涝压力较大;浙江省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丘陵山地地势陡峻,汇水速度快,防山洪压力较大;沿海岛屿面积小,不易储水,供水压力较大。·7·【23新教材·DY·地理·参考答案一ZTB一选择性必修3一QG】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哪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名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如符合题目要求的。新加坡(118'N,103°51'E)是典型的热带城市。为了提高居住舒适度,当地居民一般选择通风条件好、日晒时间短的住房,而下午日晒时间较长的住房室内温度较高,最不受欢迎。图示意新加坡一年中不同月份太阳轨迹及风向,图2示意新加坡的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据此长完成1~3题新加北风向11月-次年4月气温/℃水70020600500400300蜜200100风向5-11月月份图1图21.图中太阳轨迹a出现的月份为·X3月g6月d.9月D.12月2.下午日晒时间长的住房享内温度较高的原因是0气温和地退梦何②然阳高度角较大③热量积累④人类活动较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③以.③④3,从温度的角度考虑,新加坡住房的最佳朝向是沈/A.东B.西C南D.北21世纪初以来,根据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的资源跨区城调配工程。图3示意我国某重大工程线路。据此完成4~6题。【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23-542B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10个国家,最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域内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铁门以下水力格图为下游河段,主要位于罗马尼亚境内,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天,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多瑙河流域地理简图500多瑙河河水补给类型多样,故径流量稳定,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但会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发生局部洪水。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地理简图(1)读“罗马尼亚地理简图”,该地区降水大致呈现的分布特征,由此推测该地的水汽主要是由风从海洋带来。导致罗马尼亚等降水量线中部弯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入海口的自然带可能为。(2)与下游乙河段相比,多瑙河甲河段河流特征是()A.水流湍急B.含沙量较大C.自北向南流D.水位季节变化大(3)本世纪初,多瑙河流域的一些国家开始重塑有凹岸和凸岸、浅滩、沙洲的自然河湾。多瑙河部分河段重塑自然河湾(变直为弯)的影响是()A.减小河道摆动B.减缓河流流速C.增强河流泄洪能力D.增大河流侵蚀能力(4)水利工程建设是多瑙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之一。铁门水利枢纽是多瑙河上集发电、航运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铁门附近的河道横剖面类似于下图中的。简述多瑙河干流水电站梯级开发对下游地区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第10页/共12页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农产品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5年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仅有69家,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发展,2019年达到9639家。下图示意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空间分布。图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一主要公路050100千米(1)归纳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4分)(2)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说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1.高速铁路主要环岛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A.连接主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B.降低工程难度,节省建设成本 C.减缓铁路坡度,防止事故发生 D.连接沿海公路干线,形成交通网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160° 165° 入 河流 60 200 等高线 。4750 火山 Q55 50°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答案(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赤 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 (6分) (2)油棕生长在热带地区,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 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 富,棕油加工成本低。(6分)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中国棕油消费量大, 需要大量进口;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 自产量大。(6分)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7.【典型情境题】桑沟湾离岸较远的海域鲜有养殖区分布的原因有 ①距陆地较远,养殖管理成本较高②受陆地径流影响较小,营养盐 类物质较少③海水污染更严重,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④潮汐和 风浪较弱,不利于海底营养盐上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答案A 解题分析 I区、V区地处季风区边缘,受夏季风影响最弱。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答案D 解题分析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高低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土壤 有机质来源于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还田的秸秆、土壤微生物、 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低海拔地区属于荒漠草原,降 水较少,植被较稀疏,地表植被覆盖较少;低海拔地区属于冬季牧 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残留在土壤 中的有机质含量低。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答案C 解题分析 图中信息显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海拔随着 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土层 深度增加,植物凋落物减少,植被根系密度降低,土壤质地变得紧 实,表层土壤有机碳向下迁移受到限制。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11.图中果树最可能是 A.柑橘树 B.苹果树 C.橄榄树 D.芒果树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解析:依据当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可知,12时左右太阳 高度达最大值,可知该沙地与北京的经度相当;四个自治区中,只 有内蒙古自治区最吻合。 答案:A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3.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 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 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冲刺卷(一)1[24·(新高考)CCJ·地理·AH]试题

    1、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ZTB-必考-CQ]七试题


    23.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要求。(10分)10环1035100510401000995025-01010201015③1010④1005甲(1)此时,A、B两


    2、2024届高三第一轮复周测卷·地理[24·G3ZCJ(新高考)·地理-ZTB-必考-GX]六试题



    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R-必考-HUN]一试题


    140° 150° 160° 60° 鄂奮次克海 长 洋流 50° 12月20日海冰边界 黑龙江 2月20日海冰边界 虎头海雕迁徙路线 北海道 北海道流冰观赏区 图I 图Ⅱ (1)说出鄂霍次克海海冰边


    4、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LJB-必考-GX]三试题


    答案A 解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 可再生能源的制度;2017年,日本凋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 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低价格面板需求增长迅速。这些材料都 显示日本政


    5、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新高考)·地理-R-必考-HUN]七试题


    4.红柳遭大面积砍伐后给狮泉河镇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B.淡水资源危机 C.土壤重金属积累 D.沙尘暴多发


  •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冲刺卷(二)2[24·(新高考)CCJ·地理·AH]答案

    1、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卷(二)2[24·(新高考)CCJ·历史·AH]试题


    1、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


    1、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解析)


    28.右图是甲骨文中的十二


    2、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物理冲刺卷(二)2[24·(新高考)CCJ·物理·HAIN]答案


    高二物理期中检测参考答案1.B2.A3.B4.A5.D6.B7.C8.AD9.CD10.BC11.(1)B(2分)(2)2.190(2分。2.189~2.191均正确)(3)l4x4l(3分)12.(


    3、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冲刺卷(二)2[24·(新高考)CCJ·思想政治·CQ]答案


    1、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卷(二)2[24·(新高考)CCJ·历史·CQ]答案


    1、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卷


    4、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生物学冲刺卷(一)1[24·(新高考)CCJ·生物学·HAIN]试题


    周测卷四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试卷侧边答题栏中(40分种100分必备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号常期点,常以流鼎顺的形式导查命题视点关键能力点与减数分乳有关的图彩


    5、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生物学冲刺卷(一)1[24·(新高考)CCJ·生物学·JX]答案


    1、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LKB-必考-SD]八试题


    该细胞器的膜面积会图甲所示细胞中,膜蛋白D的功能可能是若图丙表


  • ‹‹ 19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