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生物答案

50

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生物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3生物答案
    2、2023-2024国考一号4生物
    3、2023-2024国考一号4生物答案
    4、2023-2024国考一号3生物答案
    5、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6、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一2025-1期中考试卷·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成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多,A正确;水疱的形成主要是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导致,B正确;淋巴液不能流向组织液,故淋巴细胞产生的C○2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浆,不经过组织液,C错误;人体内环境中Ca+浓度过低可能会引起抽搐,D正确。2.C表格中各成分的参考值均为某一范围,而非定值,且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可生成、消耗,其含量处于动态衡,A正确;内环境中含各种化学物质,除化验单上的还有激素、维生素等,B正确;化验单中该人葡萄糖含量超标,但是不能断定为糖尿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C错误;化验单中该人葡萄糖含量超标,脂类物质也超标,应控制脂肪和糖类摄入,D正确。3.B大脑皮层也可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如憋尿,A正确;交感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促进肠胃蠕动,B错误;副交感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促进支气管扩张,心跳加快,C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精确的反应,D正确。4.A听毛细胞属于感受器,其纤毛发生偏转是为了传递信号,不是反射产生的效应,A错误;光化学烟雾引发的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B、C正确;资料二中的刺激是光化学烟雾,属于化学物质,作为反射活动的刺激,D正确。5.B在b中点偏左侧刺激,首先在刺激点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并以相同速度向两侧未兴奋部位传导,由于a点距离刺激发生的位置近,动作电位先通过a点,后通过b点,而且兴奋传导过后,相应部位重新恢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故从刺激时刻开始,电流表指针变化的顺序是4→2→4→3→4,B正确。6.D下丘脑中也存在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A错误;患者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脊髓是正常的,排尿反射仍可以正常进行,B错误;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使尿液排出,C错误;大脑皮层参与排尿反射的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D正确。7.A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A错误;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治疗糖尿病,B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C正确;分析图可知,与无黎明现象组相比,有黎明现象组的生长激素水不同,说明生长激素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出现“黎明现象”,D正确8.C若某小鼠的下丘脑功能异常,激素①的分泌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无法判断三种激素的分泌量变化,A错误;若切除小鼠的器官A,会导致激素①分泌减少,激素②和激素③分泌增加,B错误;若激素②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器官A和器官B分别表示性腺和垂体,C正确;图示过程既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也能体现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激素①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的过程),D错误。9.B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A错误;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的重吸收,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灭活醛固酮的功能减退,故该患者体内醛固酮含量上升,对Na重吸收能力增强,Na含量可能高于正常值,B正确;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促进醛固酮分泌,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错误;醛固酮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为肾小管和集合管,D错误。10.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A正确;受到惊吓后由神经系统调节,血糖升高存在体液调节,说明神经调节可以影响体液调节,B正确;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血液是主要的体液途径,C错误;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体液调节中主要是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D正确。11.D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A正确;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依靠免疫监视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发生癌变的细胞,C正确;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参与,但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也要参与相应过程,D错误。12.B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以及辅助性T细胞表面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接触是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A正确;图示过程为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细胞D为浆细胞,只有细胞D才能分泌抗体,C正确;细胞E是记忆细胞,细胞D是浆细胞,当再次感染该病菌,则会发生细胞E分化为细胞D,从而快速产生抗体进行免疫过程,D正确。13.D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过敏反应会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强,B错误;过敏反应是由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C错误;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D正确。【高二期中考试卷·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267B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