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答案

65

河南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历史
    2、2024河南省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a历史
    3、河南省2024年九年级中招调研试卷历史
    4、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期末卷历史
    5、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二)历史
    6、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历史卷子
    7、河南省2024至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
    8、2024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
    9、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测试卷
    10、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九年级
学科网组卷网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学者考证,“治”的本义是一条河的名称,“理”的本义是沿着玉石纹路切割。至战国晚期,“治”与“理”二字合并,形成了“治理”一词,指国家管理应按照某种规律、规则行事。这反映了战国晚期()A.变法思潮推动社会转型B.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C.函需建立新的政治秩序D.士阶层提出新的国家管理主张2.汉初上溯秦汉之际的历史时,同时存在“秦始皇帝某年”和“秦王政某年”两种纪年方式。对于秦二世则直呼“胡亥”,叙及其在位时,则采用“(汉)前某年”的纪年方式。西汉中期以后,称秦始皇为“秦王”的做法趋于消失,“二世皇帝”也开始用以纪年。上述变化说明()A.皇帝制度在汉初推行受阻B.秦朝的正统地位逐渐被认可C.西汉中期大一统观念形成D.秦的统治得到道义上的肯定3.有学者指出,佛教初入中国,其受众多为社会中下层。自西晋末年起,部分僧人凭借其风度谈吐受到名士的激赏,路身士人的交往圈,双方在清谈中研讨佛理,并由此产生“佛教混合汉语”,更有僧人比拟竹林七贤为两晋名僧立传。由此可知当时()A.魏晋玄学与佛教思想合流B.玄学成为了时代思潮的主流C.佛教信仰的群众基础收缩D.佛教试图寻找新的形象定位4.武则天上台之后,废止了以李唐皇族为第一等的《氏族志》,强行推行以后族为第一等、五品以上官员皆入十流的《姓氏录》,此举()A.导致了武氏家族外戚干政B.稳固了门阀士族的地位C.扩大了武则天的统治基础D.瓦解了李唐皇族的势力5.“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南海一第1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