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10月)语文试题

34

黔西南州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10月)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2024年黔西南州的期末考试试卷
    3、黔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4、黔西市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5、2024年黔西南州中考试卷
    6、2024年黔西南州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试卷(a)语文
    7、黔西南州2024年高考情况
    8、2024年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9、黔南州2024高二期末考试
    10、2024年黔西南州中考试题
绵延不绝的山丘、庄稼地,最终到达镇上的邮局,购买信封和邮票,装好信,写下收件地址,郑重地投进邮筒。一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触摸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10我自然也会给父亲回信。但很多时候,他都会特地在信末嘱咐,不必回信。因为他所但不管怎样,几年下来,我下了一父亲写给我的信。①1我所熟悉的那位父亲,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不如意的生活让他极少表现出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而在信中,父亲真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他朴实无华的措辞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他发自肺的关心与爱意,还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哀,我甚至还隐约感受到了他为试图开心扉与我沟通而做出的巨大努力。12信中的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恰如地球的南北两极,也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亲、立体的父亲。这个父亲,有幸被我看见了,读到了,感受到了。1③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一信件视为珍稀之物。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14正是在湘江之滨,我开始书写父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某一日,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件和其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件,悉数销毁,把它们撕成碎片,扔进了垃圾桶。冷静下来,我才后悔莫及。15一年之后,那累信件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只言片语。如果那些信件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就只能通过回忆了。16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①7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文本二:家书寄远人向迅①五年前,收到上一本散文集样书之时,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②如今,他的墓地早已褪尽颜色,春夏芳草姜姜,秋冬一派萧索。物是人非之感,不是一声叹息就能安抚。③“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像亲密无间的父子那样。像有过命之交而又星相惜的兄弟那样。④这,便是推动我创作《与父亲书》的力量。(有删改)注释:《锦书谁寄来》《家书寄远人》分别是向迅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和后记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给“我”写信的时候,换一种嗓子、换一副面孔来表达,表现出父亲复杂多变的性格。B.作者用摸黑逮羊形容父亲写信,语言淳朴自然,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漫长而艰辛的写信情形。C.“我”想象父亲写信和寄信的情形,让“我”意识到父亲生活的不易,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命运。D.“我”有意销毁父亲的信件,既交代了“我”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又表现“我”昔日的幼稚无知。高三语文第4页共11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