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生物试题

101

[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上生物一
    2、九师联盟2024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
    3、九师联盟2023-2024高二1月联考生物
    4、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生物
    5、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生物
    6、九师联盟2024新高考生物答案
    7、九师联盟2024~2024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
    8、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11月质量检测生物
    9、2023-2024九师联盟高三12月生物
    10、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质量检测生物答案
答案(1)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2分)蓝紫光和红(1分)(2)C(1分)NADPH(1分)(3)T3组叶绿素含量较低(1分)光照强度较低(1分)T1、T2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地运输到茎秆并积累,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合理即可,3分)(4)①微量、高效(1分)②较高(1分)BZRI、ARF6基因(1分)获得更多光照,光合作用增强(2分)荫蔽胁迫下,pyB主要以非活化形式存在,对PIFs的抑制作用减弱,BZRI、ARF6基因表达增加,合成生长素增多,导致幼苗下胚轴过度伸长(合理即可,3分)解题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故选择无水乙醇作为叶绿体光合色素提取液。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2)CO2进入叶绿体后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O2与C结合生成两分子C3,随后C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被NADPH还原为糖类(3)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遮阴后T3组光照强度较低,SPAD值较低,叶绿素含量也较低,光反应减弱,导致光合速率减小,积累有机物减少,单株总干重较低。与对照组植株相比,T1、T2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单株总干重却高,表明T1、T2组叶片合成的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容易运输到茎秆并积累,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4)①从含量和效果来看,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均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②与荫蔽环境相比,正常光照环境下,红光比例较高,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也较高,pyB主要以活化(P)形式存在并进入细胞核,通过抑制PIFs与BZRI、ARF6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以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幼苗下胚轴的伸长。“荫蔽胁迫”导致pyB主要以非活化(Pr)形式存在,对PIFs与BZRl、ARF6基因的启动子结合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萌发后生长阶段的下胚轴、叶柄及茎秆合成的生长素增多,幼苗下胚轴过度伸长生长,有利于植物长高以获得充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0答率(1)自变量(1分)(2)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2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分)(3)散居(2分)大于(3分)(4)①②(3分)解题分析(1)由图可知,蝗虫密度和种类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牧草产量为因变量。(2)据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在增加,表明蝗虫对牧草的采食量小于牧草的有机物积累量,即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发生蝗灾时,灭蝗减灾能够减少牧草或作物的能量流向蝗虫,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3)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从而影响鸟类捕食行为,故推测粉红椋鸟应主要捕食散居型蝗虫。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即粉红椋鸟捕食蝗虫同化能量/蝗虫同化能量=20%,一只粉红椋鸟摄入的蝗虫能量为2870kJ,由于蝗虫同化能量绝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蝗虫同化能量会远大于2870k,则该鸟正常情况下的同化能量值为(2870kJ+呼吸散失能量)×20%,必定大于574kJ。(4)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及时提供防治策略: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减少集群危害;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但通过该技术防治蝗灾是不可行的,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不可能对所有的蝗虫都实施该技术,不属于“绿色”防治方法:“集群信息素”无毒,不能杀死蝗虫。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21答率(1)两(1分)杂交实验①紫皮×白皮,得到的F1都是紫皮,且F1自交所得F2出现9:3:3:1的变式12:3:1(合理即可,3分)(2)12(3分)1/9(3分)(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以四倍体植株为母本、二倍体植株为父本杂交,即可获得符合要求的植株X(合理即可,4分)解题分析(1)根据杂交实验①的F,和F2表型及比例可知,紫皮:绿皮:白皮=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果皮的遗传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紫皮为显性性状,紫皮基因型为双显基因型(BC)和某一种单显基因型(假定为Bcc)。(2)杂交实验②中的F2表型比为紫花:白花=3:1、紫皮:绿皮:白皮=12:3:1,可推知F1紫花紫皮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F,自交,F2紫花紫皮个体的基因型为AB--,共有2×2×3=12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3)X(1/2)=1/18:同理推知杂交实验①的F1基因型为AABbCc,F2紫花紫皮个体的基因型为AAB--,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3)×(1/2)=1/6,故两者差值为1/6-1/18=1/9。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