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试题

46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下面是编辑为公众号撰写的文字稿。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4分)“文化中华行”专栏将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文物发现、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清朝的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长176厘米,宽116厘米,花纹图案是用黄、蓝、白、绿、褐等彩色的丝线纯手工绣成。龙被是黎族特有的一种织锦一黎锦,一般用作传统祭祀和装饰。黎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也是中国棉纺织历史的“活化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末,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其色调不拘于真实,多用大红、大绿等夸张颜色来烘托过年喜庆。通过人物、神仙、花鸟等画面与文字,表达美好祝福。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1)你想知道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化石”的意思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活化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能了解生物演化的活着的石头【乙】研究中国棉纺织历史的古老技艺【丙】来自清朝的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2)你发现文段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此句。(2分)》3.在专栏的结语部分,编辑写了一段话。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始终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古老深邃的智慧、自强不息的精神、天下大同的愿景、兼收并蓄的胸怀都是中华文化立于世界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文化中华行”,让我们一起出发,(1)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源远流长B.川流不息C.自强不息D.兼收并蓄(2)请你用上“传承”“发扬”“谱写”三个词语,在结尾处补充一句号召同学们行动的话。(2分)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