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模拟试卷(三)3答案(历史)

81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模拟试卷(三)3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考查先秦时期农业经济。根据材料可知,每年春天,天子会率领贵族们在固定的时间亲自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反映出农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敬天思想,并不涉及保民,排除A项;先秦时期是贵族政治,秦朝正式确立了官僚体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天子向上苍祈求五谷丰登,而非借用神权强化王权,这与王权的神秘色彩无关,排除D项。2.C考查唐朝法律。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对于侵犯老师的行为单独制定了法律条文,并处以相对于常规伤人案件更严厉的惩罚,但唐律所维护的教师是官学中的儒学教师,法律凸显了儒学的至高地位,意在加强社会教化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律保护的是官学教师,而非所有的老师,排除A项;材料与律法的德主刑辅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唐律的体系化无关,排除D项。3.A考查宋代土地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租佃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主要矛盾由自耕农与统治者的矛盾转移至佃农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这反映出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矛盾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自耕农与统治者的矛盾转变为佃农与地主的矛盾,阶级矛盾始终存在,并未缓和,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矛盾的转移,矛盾始终存在,社会仍会出现动荡,排除C项;材料与强干弱枝政策无关,排除D项。4.D考查元朝政治与文化。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未实现大一统时,元杂剧获得空前发展,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流传甚多,但随着元朝统一后,元杂剧的作者和作品都出现大量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繁荣与元政府废科举,排斥汉族士大夫有关,元朝统一后逐渐推行汉化改革,恢复了科举考试,向汉族士大夫开放了入什通道,使得文人转向戏曲创作的人数减少,影响了元杂剧的发展,故D项正确。元杂剧是民族交融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衰落与游牧文明对农耕社会冲击无关,排除A项;元朝统一后,对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文化多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文化专制呈现下降趋势,排除B项;元朝商品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5.B考查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根据材料可知,戴震批判了理学“冥心求理”以致脱离了人民群众,并强调做学问应向古人学,体察民情,为民造福,这正是其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的体现,故B项正确。“否定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士子求学应恪守民本思想,代表的是士阶层的价值取向,排除C项;戴震思想仍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排除D项。6.D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倡导社会融资,提倡“官商合办、官督商办”,这在当时有利于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的影响,故排除;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故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资产阶级的救国思想,故排除C项。7.A考查清末政治和社会变革。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兴起了国人创办白话文报刊的风潮,这些白话文报刊面不仅面向大众且宣扬了维新派或革命派各自的主张,这反映出部分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部分进步人士通过白话文报刊宣扬各自政治主张以救亡图存,这与西学传统渠道得到拓展无关,且材料只涉及制版物,未涉及其他方式,排除B项;材料中的派别分别为维新派和革命派,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倡使用白话文,掀起了文学革命,排除D项。8.C考查毛泽东革命思想。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已经指出,中国革命要依靠农民阶级,这表明毛泽东已认识到我国国情为落后的农业国,农民阶级庞大,工人阶级力量弱小,中国革命需要组织和发动农民阶级的力量,故C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毛泽东这一革命思想对国民革命的作用,排除B项;毛泽东强调了农民阶级的主力军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排除D项。9.B考查三线建设。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内陆部分城市发展速度快,远超全国均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为维护国防安全,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内迁运动,推动了内陆城市的快速发展,故B项正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家经济的重心,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内陆城市的发展情况,未涉及东部发达城市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C项结论,故排除;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初期的发展战略,排除D项。10.D考查新时代中国外交。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不仅开展了多国会议,助推了阿富汗重建工作的开展,还通过开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外交活动推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和解,这反映出中国注重通过多边外交实现国际问题的和处理,故D项正确。材料中推动沙伊两国和其他中东国家的和解并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合作问题,无法得出A项结论,故排除;阿拉伯国家不属于我国的周边国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通过多边外交解决区域问题,而非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排除C项。11.C考查罗马帝国的政治。根据材料可知,罗马皇帝多由军事长官担任,这反映出当时军事战争在罗马帝国内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军事能力与政治权力联系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罗马帝国权力格局的变化,排除A项;东、西罗马帝国处于等地位,其皇帝的任命需要得到相互的认可,B项说法与史实相悖,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军事能力与政治权力的联系密切,这与“社会军国主义色彩”强烈无关,排除D项。【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4068C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