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答案(历史)

65

中考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2024年安徽中考政策
    3、2023-2024二零二零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4、202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5、2024年安徽省历史中考
    6、2024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7、2024安徽历史中考试题
    8、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冲刺卷(二)
    9、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定心卷
    10、2023-2024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b答案
15:1828<历史高二五月大联考(答案).pdf●●●百师联盟高二五月大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C解析】根据材料“出土了石斧、石刀和骨耜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水生、陆生动物骨骼”可知,当时人们食物来源呈现多元形态,C项正确。精耕细作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知手工业形成独立生产部门,排除D项。2.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人们的天命观,强调“以德配天”“敬德”,关注民情,这都具有人文主义的某些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了道德和民情民意的重要性,并非强化了王权的神秘色彩,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不可能破除对迷信的羁绊,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当时并没有出现儒家学说,排除B、D两项。3.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对触犯新法的太子进行了惩处,这是为了震慑那些反对新法的旧贵族,让新法能推行的更顺利,C项正确。商鞅这样做针对的是旧贵族,而不是针对民众,因而不是为了增强民众对新政的认同感,排除A项:这种针对旧贵族的做法,与促进秦国军事力量增强和维持政治格局衡无关,排除B、D两项。4.B(解析】根据材料“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可知,竹杖、蜀布是四川产品,大夏商人在身毒(印度)购买到蜀布、竹杖,表明汉朝四川地区和古印度已有贸易往来,根据材料“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系今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缅甸的路”可知,吕思勉也认为四川地区和古印度在汉朝已经有了贸易往来,B项正确。张骞只是听说了印度,并未亲身去过印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只能反映汉朝时期与古印度存在交流,并没有说明是否存在官方交流,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中国的商品在印度出现,但不能得知中国的商品在古印度是否受到喜爱,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中“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可知,南朝时期,选官权逐渐集中到中央,这反映了官吏选拔的集权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排除A项: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可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参与选官,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寒门庶族日益崛起,“阶层流动日益停滞”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材料“纷纷参加考试”可知,重视考察才能,体现了选贤任能,排除C项。6.B(解析】材料提到的“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等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秩序和礼仪规范,即在公共场合应尊重身份地位较高或年龄较大的人,以及在行走时应让路给从远处来的人,这些规定被正式写入法令并通过刻牌公示,以加强执行,显示了儒学思想对当时法律制度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影响,B项正确。“民族交融”体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吸收,材料主要表现儒学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法的结合,与经济贸易联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儒学思想融入法令”,而“藩镇割据局面延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皇帝成立编修机构将各类颁发的文书进行整理,统一编写成通行的《编敕》,主要是让文书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行政治理,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主要是为了规范行政治理,并非是为了完善律令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是针对全国采取的措施,并非实行道德伦理教化,排除B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并未实现大一统的局面,排除D项。8.D解析】材料反映了盛泽镇自明朝初年至清光绪年间人口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可见盛泽镇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增加,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雇佣劳动,无法说明出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盛泽镇成为绫绸业贸易重心,而非江南商业中心,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江苏盛泽镇商业领域的分工,排除C项。9.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共通过报纸来纪念“一二·九”运动,根据文章题目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通过舆论影响青年,意在激励青年投身社会活动,D项正确。新华日报不仅影响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史实错误,排除B项:1938年一1944年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纪念“一二·九”运动既是革命精神的宣传也是为了鼓励抗日,并没有调整政策,排除C项。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