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全真模拟一试卷答案(历史)

76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全真模拟一试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全真模拟1试题
    2、2024年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测试历史
    3、2024郑州外国语三模历史试卷
    4、郑州外国语2024模拟卷
    5、2024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三试卷
    6、2024学年郑州外国语中学原创押题卷b卷历史
    7、2024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理科
    8、2024郑州外国语学校一模
    9、2023-2024郑州外国语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10、2024年郑州市外国语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
2024年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8910111213141516答案ABBDBDABAAAC1.A【解析】根据题干长江流域的高庙遗址的白陶上的“飞龙、飞凤图案”及西辽河流域出现“见首不见尾”的玉龙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的大江南北出现了“一元”信仰,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的基本特征,排除B项;题干没有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没有“商品交易”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2.B【解析】根据题千“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可知,附益之法的设置是在定“七国之乱”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剥夺诸侯国权力而采取的措施,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强化中央集权而不是强化思想控制,排除A项;题干强调地方治理措施,没有体现其残酷性,排除C项;治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题干无法体现,排除D项。3.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门阀士族拥有大量土地,需要大批劳动力,于是他们经营的田庄招徕并隐瞒了大量南迁农户,因而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南朝的户口数增加甚少,这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所致,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户口增加甚少而不是基层治理,也没有体现“效率不足”,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社会相对安定,而且,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空前浩劫”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题千没有体现沉重的赋役,更没有涉及人民流亡,排除D项。4.D【解析】从题千中“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升格为国家仪式”可知,唐朝时期的“三教并存”现象已经打破,儒学的地位得到提升,D项正确;题千中表明的是儒学地位在唐宋不断提高,而不是其思想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正君心”虽是理学最初的目的,但统治者刻意淡化,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出主流思想的导向变化,与思想专制无关,C项错误。5.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初修长城、设九边军镇及军屯等措施有效地阻止了北方蒙古族的南下侵扰,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B项正确;因俗而治是指保持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惯及宗教信仰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修长城、设军镇及军屯防御少数民族的侵扰是自古就有的措施,不是创新,C项错误;长城及军镇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D项错误。6.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近代外交的发展,清政府开始确定了国旗和国歌,国旗、国歌方便于国际外交场合开展外交活动,是主动与国际外交接轨的表现,B项正确;《巩金瓯》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美好祈望,无法体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排除A项;黄色及龙都是清帝的象征,以黄龙旗作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不是思想民主化的体现,C项错误;《巩金瓯》的歌词内容描绘的是清朝统治者江山永固的政治奢望,没有体现近代化的内涵,D项错误。7.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以上海为代表的国内各行业的工厂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很多工厂改组和歇业,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使我国经济遭到破坏,市场、原料以及技术、资金的限制使民族工业发展举步艰难,A项正确;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民族工业,排除B项;外国资本完全掌控中国金融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是1937年,排除D项。8.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41年9月9日…”可知,抗战处于相持阶段,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颁布《国民体育法》和边区的体育运动都与提高军队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有关,D项正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此阶段,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不是对峙,B项错误;“政府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是原因之一,但题千强调的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9.A【解析】根据材料“刘如堂保存的在1954年当选为五支刘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证”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得以实施和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A项;乡村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题千仅仅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现,不能以偏概全,排除B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排除C项;题干内容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无关,排除D项。历史参考答案一1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