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HD答案(语文)

51

安徽省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HD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1.【答案】①用反复形式都表示声音的连续和重复;(1分)②前者重复两次且中间没有使用标点符号,表示校工上钟动作的急迫和稳妥;(2分)③后者重复三次且中间使用逗号,表示校工摇铃动作的舒缓及声音的绵长。(2分)【评分细则】(1)第一条答出“连续”或者“重复”得1分;(2)第二条答出“急迫”或者“稳妥”得2分;(3)第三条答出“舒缓”或者“绵长”得2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反复修辞和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首先,从语境上看,拟声词“喀啦”和“叮当”都是为了表示摇铃声的连续和重复;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重复两次且中间没有标点,这是为了表示校工上钟动作的急迫和稳妥;后者重复三次且使用逗号间隔,这是为了表示摇铃动作的舒缓及声音的绵长。22.【答案】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的正在进行,很有现场感;②原句反复使用双音节词,很有节奏感;③原句的表达更让人感觉到长大的不经意,校工摇铃打钟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④原句句式的使用,与上下文的整体风格一致。(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5分)【评分细则】(1)第一条答出“动作的正在进行”或“有现场感”得2分;(2)第二条答出“节奏感”得2分;(3)第三条答出“长大的不经意”或者“校工摇铃打钟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得2分;(4)第四条答出“原句句式与上下文整体风格一致”得2分;(5)每条2分,答出三条得5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先弄清楚原句在语序、句式和表达重心等方面的特点,再结合改句和原句的不同之处选取赏析的角度,最后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到原文的动词都带“着”,这是强调动作的正在进行,很有现场感;原文“摇着”“打着”“长着”反复使用,很有节奏感;原句将不同过程放在一起,强调长大的不经意和校工摇铃打钟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原句句式与上下文整体风格一致。23.【写作指导】材料第一句,是孙宝瑄具体阐述眼光对于读书的影响;第二句话指出“眼光”不同的影响,同时省略号表示材料是不完全列举,给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材料只是一个引子,一种导向,一个由头,意在启发考生对“眼光与认识事物”辩证关系的思考,考生应该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眼光与认识事物”的内涵及关系。眼光与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人不同的眼光,看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眼光,会呈现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眼光,带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眼光…写作立意的高下区分关键在于考生对“眼光”与“认识事物”的辩证解读和个性化的思考、认识。【参考立意】①眼光决定认识的深度;②不同眼光形成对事物的多元认识;③保持开放和创新的眼光有助于认识事物;等等。【评分细则】(一)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二)评分等级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48~60,其中一等上5460,一等下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1;三等卷24~35,其中三等上30~35,三等下24~29;四等卷0~23。【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