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8答案(语文)
2024-04-12 12:29:36
627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8答案(语文)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U18盟校模拟卷内部专用版语文(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墨家把“尚贤”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墨子》开篇即讲“亲士”,认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他们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一个国家治理的好坏根本就在于能否重用贤者。而要达到“尚贤”的目的,墨家认为必须打破阶级壁垒、门第之别、贫富之界,“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首先,墨家提倡“众贤”,使人才辈出。墨家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如何做到“众贤”即聚集贤士呢?墨家认为,要给“贤士”做一个界定,即“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这种人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而要把这些贤才聚集起来,就得打破传统以贫贱、亲疏、远近来选拔人才的方式,提出“举义不辟贫贱”“举义不辟疏”“举义不辟远”的三原则,从而广招四方贤士,贤士招来后还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使得天下人皆愿以其为榜样,从而达到“众贤”的目的。其次,墨家提倡“事能”,使贤者量才而用。在国家大力倡导之下,人们争先恐后去做贤者,贤能的人多了,墨家认为在使用人才时还应当慎之,要“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这个环节为什么不可少呢?因为即使在众多贤者之中,也会有能力高低、才能高下之分,所以考察之后才可以依其能力谨慎地授予官职。“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当这些贤士能才尽其用为国家效力时,还有什么理由担心国家治理不好呢?最后,墨家提倡“置三本”,为贤者有为保驾护航。墨家认为,要让贤士能做成事,“必为置三本”;“高予之爵”即赐予其很高的爵位,“重予之禄”即给很重的俸禄,“断予之令”即给其决断的权力。因为“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者,并不是要赏赐贤者,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如果不能成功,墨家主张可以取消待遇,“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家提出的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的选拔方式强烈冲击了当时的世卿世禄制,在今天看来仍然大有见地。当今,国与国的竞争虽然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综合国力的背后就是人才。对于人才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今天的人才不仅仅是治国理政之才,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他们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支撑和保证。(摘编自周宝砚《墨家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U18盟校模拟卷内部专用版·语文(六)·共8页·第1页】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