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齐鲁名校大联考 2024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2024-03-27 13:18:10
55
齐鲁名校大联考 2024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复杂性”。文学所表现的世界不应该只有“唯美”,越是复杂世界的表达,越是能够加深读者的认知,使其能够形成更加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广义的“诗意”是文学作品中呈现的独特而丰富的感性生命形态,而不是唯美的、抽象化的认知。它是整体性的生命观照,既呈现美好的一面,也呈现并不美好的一面。壁如,海子自杀不值得提倡,但他无论面对多么荒谬的现实,总是在自足的艺术王国里葆守着一份本真与纯粹,宁肯自毁也不愿被玷污。这种纯洁的乌托邦精神,唤起的是积极的价值观念。正如殷国明所说,对于诗人来说,“死亡不仅具有个体生命的意义,而且拥有群体生命的意义;个体生命能够从死亡中得到解脱,但是群体生命却能够从死亡中获得警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再次堕入深渊”。所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悲剧,在悲刷中汲取精神的力量,而不是回避悲剧。随着新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人的具身化逐渐使人的情感创造功能转移到技术媒介,从而让行动媒介理论主宰了“人”的精神活动,人类社会似乎进入了“后人类时代”。当前的“后人类主义”思潮对诗歌艺术的情感价值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是,情感的立场、人性的立场,才是诗歌艺术最终极的立场。尽管出版了诗集的机器人小冰和小封都声称是IQ和EQ的综合体,但是,究其实质,其创造机制都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技术。算法是以一种“可计算”的信息产制模式将“数据转换成可读的故事”,是一种高智能化的文字组合游戏;而诗歌艺术的情感世界远远超越了AI算法所遵循的“可计算”逻辑及其“数据关系”。无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如何使人具身化,人自身的主体性是无法让渡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现实生活的波澜壮阔与丰富多彩,只有经由诗人主体的情感的浸润和灵魂的重构,才能转化为优美的诗篇,触动万千读者的心灵。在高度物质化、技术化的时代,更有必要重提诗歌的人文精神和诗教价值。(摘编自赵思运《新媒介时代的“心学”》)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常化的散文时代替代英雄史诗时代,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人后人类时代。B.“提纯诗意”即展现情感的积极方面,因容易削弱诗歌的表现力和诗思的丰富性,完全不值得提倡。C.“后人类主义”思潮对诗歌艺术的最大挑战在于情感价值,唯有坚持情感和人性的立场,我们才能守住诗歌的阵地。D.机器人小冰、小封出版的诗集即便再受欢迎,也依然不过是高智能化的文字组合游戏,是受制于算法法则的。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在发掘生命的诗意和人性的丰富性上意义重大,在当下我们有必要重视诗性阅读。B.不同风格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抚慰”效果,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诗歌来阅读就可以了。C.泰德·休斯的诗歌《马群》里的“马群”意象的意味足以令人无法忘怀,这提醒着我们要专注于诗歌本身营造的艺术境界。D.悲剧也是有力量的,它能警示我们珍视生命,珍惜美好,因此回避悲剧的做法并不可取。3.下列对文中诗意的“唯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唯美”并不同于“唯美化”。B.“唯美”强调的是只有美的才是值得提炼的,譬如积极的情感;其对立面是丑陋。C.“唯美化”强调的是程序性、固定化,即诗歌的“唯美”在语句、意象、主题等层面的笼统评价。D.追求唯美并不算错,但相对单一,不符合生活和生命的复杂性、含混性的特征。【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24-369B·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