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七)7语文试题

69

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七)7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语文答案
    2、2024高考真题
    3、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
    4、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5、2024年高考答案
    6、2024年 高考
    7、20244高考语文
    8、2024年高考展望
    9、2024年高考模式
    10、2024年高考时间
些玉米特征特性的玉米稻,取名“遗传工程稻”。然而玉米稻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株叶形态不好,植株松散,叶片宽长而披,不仅造成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不良,降低群体的光合效率,还严重限制了有效穗数的提高,实际产量并不高。为此袁隆撰《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郑重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先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待确证在当地能获得高产后,再大面积推广。湖南省农业厅以最快速度向全省有关部门发函,转发了袁隆的这篇文章,及时避免了湖南农业生产的大滑坡,稳住了湖南的粮食总产量。(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科技日报》2001年2月22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隆不计个人得失,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对无视事实的事能挺身而出。B.有影响力的报纸刊登“三不稻”文章,会对杂交稻的研究和种植造成危害。C.《人民日报》能在重要版面刊登袁隆的来信,也是对其杰出学识的认可。D.袁隆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杂交水稻既高产又优质,捍卫了科学的尊严。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93年湖南农村部分地区盲目地推广玉米稻,这严重违背了科学规律。B.袁隆撰文反对推广有明显缺陷的玉米稻,直接稳住了湖南粮食产量。C.农作物新品种应该先进行小面积的试种,试种成功后才能大面积推广。D.面对三不稻、玉米稻事件,袁隆能挺身而出,体现了科学家的胆识。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反驳杂交稻是“三不稻”的一项是(3分)A.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B.1976一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C.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D.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4.请概括材料的行文思路。(4分)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袁隆是“事实的追随者”?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6~9题。材料一:上图书馆王佐良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它。高一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