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2024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文科综合试题

88

耀正文化·2024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约4.322亿,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米、布等基本生活资料短缺,物价上涨,原来一人可以养活十人,而今却不可能了。“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社会中除了勤力有业有生计者,还有比之前增长数十倍的游手好闲之徒。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一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鼓励”性的人口生育政策成为主导,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中央决策者的关注。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调整人口政策,1973年7月国务院创立“全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新生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国家投入新增人口的资金比例相应减少,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用于教育、医疗行业的资金或资源增多,家庭开支和抚养费相应减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一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到70年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42.从古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12分)材料轨迹: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移动路线图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单位:年】3日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局都放大究所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估算数据。公元1000年,中1958122o0-,双0绒罗斯北邮工业国和印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全、城镇萨列哈尔德球经济重心当时稳固地居于东方。在保持了820年后,经济重心开始向欧洲转移,之遥渐向东运转卷后又向北美转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迅速地拉回原来的地方。1620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全15009球经济重心将向公元1000年时那样回到远江:路钱因据麦肯锅公司发布10东,不过要向北偏移很多世界经济重心变化线路(公元1年到2025年)一一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3日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估算数据。公元1000年,6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