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三)3文科综合试题

106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三)3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2.(10分)(1)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2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2分)(2)小前提: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3分)结论:所以人工智能存在网络安全隐患。(3分)43.(25分)(1)铁路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新技术新发明涌现;加剧了社会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6分)(2)变化:从列强控制到独立自主修建:由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到技术输出;铁路里程由少到多,逐渐领先世界;从发展不衡到路网全国覆盖。(8分)原因: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障;科教兴国,高铁技术实现自主创新,领先世界。(6分)(3)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铁路事业;坚持党的领导;探索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分)44.(12分)参考答案示例:标识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2分)说明:秦朝建立后,通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践行法家思想,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但秦朝统治残暴,刑罚严苛、大兴土木、苛捐杂税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秦朝灭亡;西汉建立后,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稳定,经济恢复;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国家回归稳定统一的局面。(4分)魏晋时期,民族政权割据,国家分裂,士族门阀政治导致政局动荡不安,战乱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统治秩序,极大地削弱了;隋唐大一统之后,通过创立三省六部、科举等制度,推动中国古代制度走向成熟,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继而开创了隋唐中国社会的大繁荣与国家长期稳定的局面。(4分)因此,从中国封建王朝更替的史实来看,中国社会符合超稳定结构的特点。(2分)45.(15分)(1)原因:欧洲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造成劳动力剩余;欧洲社会矛盾激化,工人对前途失望转而移民;欧洲国家政府推行放松和鼓励移民的政策: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大。(7分)(2)影响:外来移民促进了美国的人口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经验的劳动力;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