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高三2024届高考全真模拟卷(四)4文科综合(新教材)答案

67

[天一大联考]高三2024届高考全真模拟卷(四)4文科综合(新教材)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天一大联考2024高考全真模拟卷四
    2、2023-2024天一大联考高考全真模拟题四
    3、2023-2024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文综
    4、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四联文综答案
    5、2024天一大联考高考冲刺押题卷四文综
    6、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
    7、2023-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四联文综
    8、天一大联考2024高三四月语文
    9、2023-2024天一大联考高考全真模拟卷四语文
    10、天一大联考2024高考全真模拟卷四语文答案
的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排除A项;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故排除C项;孔子思想的功能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项。故选B项。25.【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前期家庭人口主要是小户制,这是因为在均田制下,唐前期农民家庭普遍授田不足,而且在当时制度下,规模较大家庭要承担更多的徭役和兵役。因此,为了保证对农田的精耕细作和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只能保持小规模家庭进行劳动。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以户等高低和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一改过去以“丁身为本”的税收原则,因此农户隐瞒户口的现象减少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农民经营模式多样化发展,也需要较多的劳动人手共同合作,这也是促使农民家庭人口由核心家庭向联合家庭整合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仅凭材料表格数据无法得出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衰退的结论,排除A项:敦煌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2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出现三冗两积的局面,为此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扩大了商业专卖范围,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相对较为节俭,主要是藏富于民,且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好,没有因为政府的铺张消费导致经济发展停滞,排除A项;材料所示的情况是属于抑商政策的表现,但题干中问的是背景即为何要对一些物资实行官营,根据材料和所学均无法判断在此之前是否有重农抑商政策强化的情况,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规范商品贸易的背景通常是商品贸易出现了不规范行为,材料中无法判断北宋中期是否出现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排除D项。27.【答案】D【详解】从明清时期对边境地区的城市及关隘名字变更情况来看,对少数民族的态度由歧视转为包容,这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说明的是政治智慧助推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主对臣子的控制力,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智慧对民族交融的影响,非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排除B项;仅从城市及关隘名字的变更情况来看,是无法得出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8.【答案】A【详解】根据表格相关事件可知,从1840年~1911年,中国外贸总额不断的增长,而这些外贸总额的增长都和每一次列强在华取得的侵略特权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中国贸易额增长很明显受到当时重大事件的影响,A项正确: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外因,所以中国贸易额增长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排除B项;中国贸易额增长反映的是中外交流加强,并未反映商品结构和贸易对象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不能反映列强侵略中国,中国贸易额增长也不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29.【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工农对中共的认识由“学生党”“过激派”“不是同路人”转变为“为工人阶级奋斗的党”“穷人党”,据192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尤其是北伐战争,让工农看到中共参与反帝反封斗争,故对其观点发生变化,故选B项;扶助农工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中共政策,第6页共9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