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答案

50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9.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边区政府选举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边区政府”和强调尽可能多的团结各类人可知,边区政府具有新民主主义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民众的意志及国民党的相关信息,排除A、B两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30.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学者有关西欧庄园法庭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是真正的村民会议,是公地共同体的象征”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庄园法庭的“横的关系”,也就是对农奴公共权利的维护,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横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巩固了自然经济基础,排除D项。3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但丁思想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可知,但丁表达了人“胜过天使的高贵”以及“人就应该积极抗争,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思想,C项正确。16一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晚于但丁所处时期,排除A项:结合但丁生活的时代背景,“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2.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德国城市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19世纪初期,普鲁士废除农民封建义务,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为后来德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德国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为德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影响德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没有涉及德国土地改革的局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没有涉及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3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苏俄政治危机产生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T尺已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没有共产党人的苏维埃”可知,当时农民对苏维埃政策的不理解,再结合时间“从1920年末至1921年初”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阶段,这一政治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延续,C项正确。仅凭材料中暴动农民提出的口号不能说苏维埃政权脱离群众,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说明政治危机是由国内外敌人破坏活动引起的,排除B项: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还没有实施,排除D项。3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漫画《希特勒的荣誉室》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漫画中的希特勒正在把苏联拖进他的“荣誉室”,这与苏德战争的爆发有关,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亚洲,排除C项:绥靖政策的破产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一2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