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重庆专版)/化学(1-7)答案

46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重庆专版)/化学(1-7)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CAA12.D解析: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选向下排空气法部分解析: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答案6-10:CCDBA11--14:CDDC,收集,A错误:浓硫酸利!Cu反应生成S0,需要加热才能7,C解析:依据图示可知是太阳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进行,B错误:稀硝酸和Cu反应生成NO,不能得到NO2,变化过程,B正确:根据石墨B电极有氧气放出,可知是C错误;浓盐酸和KMnO,反应生成Cl2,Cl,的密度比空气碳酸根移向阳极失电子,发生2C04e一2C0:密度大,应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可以用NOH溶液吸收,D正确:故选D。OT,所以N极为电源的正极,M极为电源的负极:AL13.D解析:S0,通入Ca(Cl0),溶液中,反应为2S02+确: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3C0,+4e二C+2C0,C错误:Ca(CI0)2+2H20CaS0,↓+2HCl+H2S0,属于氧化还标准状况下,生成1mol0,有4mol电子转移,D正确。原反应,不能比较HS0,和HC10酸性大小,故A错误:8.D解析:7元茶在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则7为A::铝片上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铝常温下遇到浓硝酸发生钝的原子半径最大,则W为Na或Mg.Z和V的原子疗数化,故不能据此来比较Mg和A1的活泼性,故B错误:通之和是X的3倍,则13+11=4×6,即W为11号元素a,人过量氧气,发生C1,+2Br=Br2+2CI,C2+2=X为6号元素C:X(C)、Y位于同二主族.则Y为Si:综上+2CI,所以不能比较Br,和L,的氧化性,故C错误:将乙所述,XY、Z,W分别为C、Si、AlNa。X为C,Y为Si.C醇在浓硫酸、170℃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非金属性强于Si,因此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H,之NaOH溶液除去乙醇和二氧化硫等杂质,再通入酸性高SiH4,A正确;SiC俗名金刚砂,硬度大、熔点高,B正确:含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故D正确;故Z(A1)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碱性,如NaA1O,溶液因偏铝选D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如A1C1,溶液显酸性,C正确;地壳14.C解析:结合图像可知,向Ph(N0,),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D错误。浓氨水发牛的反应为Ph2+4NH,·H,O一Ph(OH)+9.B解析:海绵铜经热空气、稀硫酸氧化处理得到硫酸铜,4NH4,A错误:pH=10.5时,c(Pb(OH),)>c(Pb(OH))在氯化钠溶液中,硫酸铜溶液被亚硫酸钠还原为+1价铜>c(Pb(OH)),B错误:Pb2·的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离子,生成CuCl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CuCl。铜与稀硫P2(aq)+H,0(aq)一Ph(0H)(aq)+H(aq),C正酸不反应,“溶解“时海绵铜与稀硫酸、热空气中的氧气反确:由图可知,当溶液中Pb2与Pb(OH),浓度相等时应生成硫酸铜和水,A错误山题巾信息可知,氯化亚铜(c(NH)×c(OH)CuCl)难溶于水、稀盐酸,因此,CuCl在溶于浓盐酸过程pH约为8.5,由K==1.7×105可知c(NH,·H,O)中可能与C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配离子,B正确;“还c(NH)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0,+Na2S0,+2NaCl=1.7×105=5.4,主要以NH的形式有+H2O=2CuCI1+Na,S),+2NaHS0,消耗的氧化剂与还c(NH,·H,O)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巾题给信息可知在,D错误CuCI难溶于乙醇,则可用乙醇洗涤,为避免被空气巾的氧15.(14分)(1)第三周期第1A族(2分)Na[:H](气氧化,应真空十燥,D错误。故选B。分】10.A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的同时生成1molI,(2)Cl>F>Na>Al(2分)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不(3)①bc(2分)②GaAs+11HN0,(浓)=Ga(N0,)能作为衡标志,故错误;②H-H键断裂反应逆向进行+H,A0,+8N02↑+4H20(2分)H-I键断裂反应正向进行,两者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4)①NaA1H4+2H20=NaA1O2+4H,↑(2分)数之比,可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27V或27②4800ay448d%(3分)衡状态,故正确: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质量恒定,且容器体积恒定,则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16.(14分)(1)升温或搅拌或将固体粉碎等(2分)明反应达到衡状态,故错误: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2)除去油脂(1分)溶解铝(1分)70(2分的总质量不变,气体分子数保持恒定,则均相对分子(3)2Fe2++2H+H202=2Fe3++2H20(2分)NO可消质量始终不变,因此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耗H,使衡Fe3++3H,0一Fe(OH),+3H向右移动应达到衡状态,故错误;⑤用HI、H2、I2的物质的量浓从而使Fe+转化为沉淀除去(2分】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始终满足化学计量数(4)3.2≤pH<7.2(2分】之比,即为2:1:1,不能据此确定衡状态,故错误;⑥(5)A1O+C02+2H,0=A1(0H)3+HC0(2分)H,的浓度不再随时问发生变化,可作为衡状态的标志,故正确:⑦密闭容器巾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17.(15分)(1)2Fe”+S0号+H,0=2Fe2++S0+2H(2分)两溶液混合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1分)】明碘单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达到衡状态,故正确;综1所述能作为反应达到衡的标志有②⑥⑦二个,故A2Fe3+3S03+3H,0=2Fe(0H)3↓+3S02↑(2分)(2)做对照实验(1分)正确:故选A。11.C解析:根据电荷守恒,Na,CO,溶液或NaHC0,溶液巾(3)两溶液混合后水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2分)c(Na)+c(H)=2c(C0)+c(HC0;)+c(OH),溶液(4)Fe3+与S0发生水解的速率快,故开始溶液显红褐色。而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较大。长时间放置后,因氧呈碱性c(OH)>c(H),所以c(Na)>2c(CO)+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增大,Fe+减少,衡左移,生成Fec(HCO;),故A正确;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碳酸氢钠溶溶液变为浅黄绿色(2分)液,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分步进行C0?+H一HC0;、(5)水解(1分)S0过量,溶液的碱性较强,而FeHC0;+H=H,0+C0,↑,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开始不放浓度较小,氧化性弱。两者主要发生水解反应(2分)氧化碳,所以图中曲线甲和曲线丁表示向Na,CO,溶(6)试剂的滴加顺序,溶液的酸碱性、温度、浓度(2分液中滴加0.4mol·L盐酸,故B正确;b点加人盐酸的18.(15分)(1)-58kJ·mol(2分)低温自发(2分)体积大于20mL,C0+H一HCO;反应结束,在b点发(2)AE(2分)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CO,故C错误;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0.225(2分)75%(3分)60(2分)25或8.3pH3.1~4.4,滴定分析时,a点可用酚酞、c点可用甲基橙(2分)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故D正确:故选C。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2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