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届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答案答案

41

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届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答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2、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3、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4、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5、2024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
    6、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7、2024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8、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9、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
    10、银川一中2024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答案
人都伸长脖子、踮着脚尖等待,这就是圣人的精诚与黎民相通的缘故。贼寇伤害他人,他人也会有这样的反应。7.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镇东将军”为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补僚属”为动宾结构,“僚属”作“补”的宾语,后面断开,“招抚”意为招降安抚,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8.D(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古代华夏族群活动于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错误,古代华夏族群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为是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9.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是又急需突厥兵的支持”错,原文为“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只是要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几百人也就够了,没有别的用途。)10.示例:(1)如今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是军马还特别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要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2)胡人有很多马匹,但是贪利,他们将会不断地来,恐怕你们就买不起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集”,召集;“乏”,缺乏;“稽”,停留,拖延。(2)“饶”,很多;“已”,停止;“市”,买。11.示例:①态度:若即若离(既合作而又保持距离)。②原因:合作是害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还想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保持距离是因为胡骑进入中原,是黎民百姓的大害。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李渊对刘文静所说“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可知李渊对突厥的态度是既要合作又要保持距离,不能过于亲密。合作的原因是他害怕突厥与刘武周勾结在一起成为边境的祸患,同时要借助突厥的兵马来壮大声势。保持距离的原因是担心胡人进入中原会成为黎民百姓的大害。参考译文:隋恭帝义宁元年六月,己卵。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人相结交,请突厥人资助兵马以壮大兵势,李渊听从了这个意见。他亲笔写信,言辞卑屈,送给始毕可汗的礼物十分丰厚,信中说:“我想大举义兵,远迎隋主,重新与突厥和亲,就好像开皇年间那样。您要是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强暴百姓。假若您只想和亲,您就坐受财物吧。这些方案请您自己选择。”始毕可汗得到李渊的信,对他的大臣说:“隋朝皇帝的为人我是了解的,若是把他迎接回来,必定会加害唐公而且向我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唐公自称天子,我应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去帮助他。”始毕立即命令将这个意思写成回信。使者七天后返回,见信,李渊的将领僚佐们都很高兴,请李渊听从突厥人的话,李渊认为不可。裴寂、刘文静都说:“如今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是军马还极为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李渊说:“大家最好再想想别的办法。”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王室;传布辙文到各郡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不完全与隋室相同。李渊说:“这可以说是‘掩耳盗钟’,但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啊。”于是就同意这样做,派使者将这个34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