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7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OceanAtlantigueFrance大西洋Canal de加龙运河加龙狗GaronneToulouse图卢滋5èteCanal du Midi一米迪运河MerMediterraneeEspagne。地中海①避开他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②依靠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的西印度公司进行对外的殖民扩张③路易十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已经形成④以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已有先例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阅读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表格,对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判断准确的是()阶段状况关键词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A.第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太洋沿岸B.第二阶段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转向了资本输出C.第三阶段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战争与掠夺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22、陈寅恪先生在解读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认为:“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以《水浒传》为例,他认为:“《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据此,他将小说的史料价值概括为“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这说明(A.历史学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B.历史研究不可借助文学作品来推测结论C.研究历史必须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D.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真实性需辩证看待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小题17分,第24小题18分,第25小题16分,共51分。)2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的中华文明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社会治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屑屑之(先结切),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一摘自王祯《农书》附《造活字印书法》材料二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①唐代的藩镇模式,后引高二历史学科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