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54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教学3.唐太宗时,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充任“捉钱令史”,帮政府衙门放高利贷,以获取机会入仕流内;唐中宗时,可札记以在公主、后妃们那里花钱换“斜封官”的任命;唐肃宗时开始,可以合法买官。由此可见,唐朝A.官僚集团严重腐败B.抑商政策略有松动C.选官制度有待完善D.科考选拔程序不公【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商人子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当官,说明唐代入仕的方式既有科举考试也有“斜封官”或买官等其他方式,而这些方式是不利于选拔人才的,可见,选官制度并不完善,故C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判断官僚集团出现严重腐败,排除A项;材料与抑商政策松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考程序,排除D项。【答案C4.下表列举了唐宋时期两位历史人物对两税法的看法。这表明二者历史人物看法陆贽是以先王之制,赋人也必以丁夫为本,无求于力分之外,无贷于力分之内马端临若不能均田,则两税乃不可易之法矣A.对两税法的计税原则存在争议B.强调两税法的实施有其必然性C.认为两税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D.指出两税法在实施中存在弊端【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陆贽强调以人丁为标准的计税方式是合理的,而马端临则肯定了以田亩为主的征税原则,可见,二者对两税法的计税原则存在争议,故A项正确。陆贽的观点并未反映出两税法的必然性,排除B项:材料中两人观点都未反映出两税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C项;材料中两人观点都未指出两税法在实施中存在弊端,排除D项。【答案】A5.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了启发,也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染额黄的风。额黄妆的流行A.体现了女性传统观念的嬗变B.反映社会风气的不断开放C.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关D.表明佛教发展逐渐本土化【解题分析】由材料“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了启发”可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兴盛,中国女性的妆容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故C项正确。额黄汝的流行不能说明当时女性传统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风气的开放,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佛教对女性妆容的影响,这不是“本土化”的表现,排除D项。【答案06.下面是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捣练图》。该画描绘了妇女捣练、缝制绢帛的工作场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典雅,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以下对其赏析正确的是A.再现了民间绢帛制作过程B.作者借画抒发画外之意趣C.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D.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发达【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捣练图》一方面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具有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展现出唐朝社会经济的风貌和丝织工艺的进步,因而又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项。画作仅展示了捣练、缝制绢帛的部分工作场景,不能得出再现了民间绢帛制作过程的结论,排除A项;《捣练图》是写实绘画,作者并非借画抒发画外之意趣,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私营手工业发达的结论,排除D项。【答案】(7.天圣四年(1026年),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但无猜阻,具有绥怀远俗的意图。宋仁宗曾说过“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计利”。据此可知,榷场贸易A.解决了北宋的统治危机B.是物资补给的重要方式C.增加了北宋的财政收入D.具有极强烈的政治色彩【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QGA】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