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97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7.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文中‘绳’和‘木直中绳’同义”错误。“不敢复出人失绳墨”的意思是“不敢再有出人越轨的举动”,所以文中“绳”的意思是指“规矩或法度”。而“木直中绳”中的“绳”指墨线。8.B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分析概括的能力。B项,“要求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和帝未同意”错,由“请追上尊号,存录诸舅。帝从之”可知,张酺请求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并查找各位舅父,给予他们应有的名份。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由此可知,和帝同意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只是未同意贬去窦太后尊号。【参考译文】汉孝和皇帝讳名刘肇,母亲是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永元三年春,和帝用新礼仪,举行了成年加冠礼。冬季,和帝出行临幸长安,下诏在萧何、曹参的近亲中寻访适合做后嗣的人,继承萧、曹的封地。梁王刘畅与随从官下忌一道祭祀祈福,卞忌等谄媚说:“神灵说大王应当做皇帝。”刘畅便同他对答谈论起来,被有关官员对此进行弹劾,请求下令将刘畅征召进京,囚禁诏狱。和帝没有批准,只将刘畅的封土削去成武一县。刘畅惭愧而又惶恐,上书痛切地自责道:“我生性狂妄愚昧,不知禁忌,使自己陷于死罪,按理该当诛杀示众。但陛下恩德深厚,违背法律和公,而硬将我予以赦免,为我受到了玷污。我心知宽大的赦免不可再得,因此发誓约束自己和妻子儿女,不敢再有出入越轨的举动。我身为圣上的骨肉近亲,竞扰乱圣明的教化,玷污纯洁的风气,如今既然已经保全性命,我实在无心无颜以罪恶之身再在巨大的宫室居住,愿陛下开恩准许我的请求。”和帝下诏表示宽大,(温和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和帝)将大司农陈宠任命为廷尉。陈宠生性仁厚端庄,曾多次审理疑难案件,力求遵循宽恕之道。苛刻的风气,从此稍有衰减。皇太后窦氏驾崩。当初,梁贵人死后,宫廷保守秘密,没有人知道和帝是梁贵人所生。(舞阴公主之子)梁扈派堂兄向太尉、司徒、司空三府上书,提出“汉朝旧制,一向尊崇皇帝生母,然而梁贵人亲自诞育皇上,却没有尊号,请求得到申理讨论。”太尉张酺向和帝报告了实情,和帝伤感哀痛很久,说道:“您认为应当怎样?”张酺建议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并查找各位舅父,给予他们应有的名份。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上书:“请依照光武帝罢黜吕太后的先例,贬去窦太后的尊号,不应让他与先帝合葬。”和帝亲手写诏作答:“窦氏家族虽不遵守法律制度,但窦太后却常常自我减损。朕将她当作母亲,侍奉了十年,深思母子大义,依据礼制,为臣、为子者没有贬斥尊长的道理,从亲情出发,不忍将太后之墓与先帝之墓分离;从仁义考虑,不忍做有损于窦太后的事情。考察前代,(上官桀被诛杀,)而上官太后也不曾遭到贬降罢黜,对此事不要再做议论!”丙申(二十九日),安葬窦太后。四月,甲子(三十日),出现日食。当时,和帝遵循章帝的前例,把兄弟们都留在京城。有关部门认为,日食意味着阴气过盛,上书请求派遣诸位亲王前往封国就位。和帝下诏说:“甲子那天出现日食,责任在朕一人身上。诸位亲王幼年时便早早地失去了父母的照顾,长大以后互相扶持。手足亲情使我恋恋不舍,明知这样违背国法,但姑且再次让他们留居京城。”岭南地区以往进贡荔枝,日夜不停地传送,传送贡物的人路上到处可见,甚至会遭到死亡的危害。唐羌上书说:“我听说在上位的人不因享受美味而为有德,在下位的人不因进贡美味而为有功。而将这种水果献上殿堂,也不一定能使人延年益寿。”和帝下诏说:“边远地区进贡珍奇的美味,本是用来供奉宗庙,如果因此造成伤害,岂是爱护人民的本意。现在下令:太官不再接受此类贡品!”9.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是为了赞扬流水有意,批判秋风无情”理解有误,这里不是赞扬流水有意,批判秋风无情,而是希望落叶可以去到万里之遥。10.C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与前句“想着”呼应,下句应以“再看”开头,排除A、B两项;与“再看”呼应,下一句应用“怎么看都…”与上句语意衔接更连贯,排除D项。11.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愠不喜”运用了拟人修辞。A.“左牵黄,右擎苍”是借代修辞,以“黄”代“猎犬”,“苍”代“猎鹰”。B.“雁去无留意”拟人,把雁人格化。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对偶修辞。D.“舞榭歌台”是借代修辞,借指古时的繁华景象与歌舞升。·16…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