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6>8答案cBDABBA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DACBBC【解析】1.题干所示为范文澜对西周井田制的论述,尽管“土地臣民名义上仍是王士王臣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授土授民的人有权割让或交换,等于私有了”“领主们的所有权,天子是不该无故侵犯的",这表明范文澜认为周代并田制呈现出一定的私有色彩,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教凝聚力的信息,A项错误;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并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并田制基础之上,没有并田制就没有分封制,B项错误:井田制是西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D项说法错误,排除。2题干中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一方面对君主残暴统治有所制约,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主张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选项A、C、D都非其主张的主旨,均排除。3题干材料为北宋建立后,朝廷在服制上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但是“自咸、景德以后,·不惟士大夫家崇尚不已,市井闾里以华靡相胜",表明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突破宋代服制规定,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题干并不能说明百姓生活条件大大改善,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经济条件有所变化,但不能说明其政治地位提升,B项错误:等级秩序受到冲击并不能说明传统伦理被人们抛弃,C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4.图中显示,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的人数和所占比例江南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这反映出科技发展水和区域经济成正相关,故A项正确。当时仍然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农耕文明制约了科技发展"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B项错误;题千没有涉及政府对科技的态度,也没有涉及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C、D两项和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5.题干所示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废稻种桑"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农民大量种桑养蚕,且大量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故B项正确。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出现在中国近代,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农民经济负担缓解的信息,C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桑基农业的发展也说明农业生产得到提高,D项排除。6题干所示为辛亥革命前后报刊栏目的情形,这一时期报刊更加关注社会时事问题,因此,这时的报刊宣传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儒家思想地位动摇,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C项中“广泛认可”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还不能说明报刊宣传提出国家治理的新方案,D项排除。7题干所示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论述,“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都表明毛泽东注重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不是强调民主革命的艰巨性,B项错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动秋在起义失败后,向井冈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