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67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污吏的痛恨,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从而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人民至上”的主张相契合。(8分)综上所述,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2分)示例二:结论:杜甫的多重面相反映出不同政治理念的冲突。(2分)阐述: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基于不同政治立场去塑造杜甫的新形象,以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重庆政府将杜甫塑造为“国族的杜甫”,体现出国民党在民族抗战中重塑国家意识、培植民族认同的政治需要。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与阶级论为理论基础,将杜甫塑造为基于人民立场诉说民众苦难,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从而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战救国。(8分)综上所述,抗战时代独特的文化政治影响了杜甫形象的再塑造。(2分)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