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f地理试卷答案

66

[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f地理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惠灵顿风大的季节为南半球的冬季,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旗子向东南方向飘,C选项正确。9.【正确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以新西兰南北二岛为载体,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一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一天中不同时间海洋和陆地温度不同,风向多变,B项正确:地形地势的狭管效应可能会助长风势,但不会影响风向,D错误:其他季风环流和沿岸暖流对区域风向影响不大,A、C错误。10.【正确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以新西兰南北二岛为载体,主要考查农业区位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雾,热量和光照不足,加之地形以山区为主,原面积较小,主要发展畜牧业,粮食种植面积小,加之人口稠密,故粮食不能自给。A项正确。11.【正确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以“微地形”设计、竖向控制、景观园林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海绵城市”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下渗、径流环节,A、B、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12.【正确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微地形”设计、竖向控制、景观园林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水循环意义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微地形可以让雨水更好地下渗,其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排除积水和补给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可有效降低暴雨后内涝的频率和程度,C项正确;微地形有提供观赏景观和调节局地小气候的功能,但不是核心功能,A、B项错误;微地形虽能增加植被,但面积较小,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太大作用,D项错误。C项正确。13.【正确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以“微地形”设计、竖向控制、景观园林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可依靠坡度设计来将雨水流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利于下渗和植被吸收,B项正确:地面有坡度能增加水流速度,若坡度设计不合理,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汇入市政管网的越多,更容易导致内涝发生,A项错误:对雨水只能部分利用,不能完全利用,C项错误:设计“微地形”就是为了有效截留雨水,下雨期间表层植被被雨水浸泡在所难免,D项错误。故答案选B。14.【正确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河套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河套原是断陷冲积原,且附近为高原,如果地质作用是地壳隆起抬升,则无法形成地势较低的原。而黄河流经此地,所以外力作用是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C项正确。15.【正确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河套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地形对地貌形态影响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据图可知,黄河流经磴口后,受到北部阴山山脉的阻挡,加之西部地势高且向东微倾,故黄河穿过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低地,折向东流。C选项正确。16.【正确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以河套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河流作用地貌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据图可知,黄河流经河套原时,流速变慢,导致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道越来越弯曲,最终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湖泊,即“死河筒”故选A。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