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12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湖北省高一年级学年期末联考语文
    2、2023-2024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四月联考语文
    3、湖北省2024高一期末语文考试
    4、2024年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
    5、湖北省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6、202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12月联考语文
    7、湖北省高一期末联考2024语文
    8、2023-2024湖北省元月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9、湖北省2024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10、湖北高一期末考试2024语文
召入内殿,讨论前人之言、以往之事,商讨政务,有时直至夜半才散。甲申,民部尚书裴矩上奏:“遭受突厥侵凌的百姓,请(朝廷)赐予每户一匹绢帛。”太宗说:“我凭诚信统治万民,不愿徒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恩惠之实。各家户口有大有小,怎能同样赏赐呢!”于是根据人口确定赐予标准。十二月己已,益州大都督窦轨上奏称獠人谋反,请求发兵征讨他们。太宗说:“獠人倚仗山林之险,不时出外偷窃,这是他们的俗;州郡长宫如能以恩德信义安抚(獠人),(他们)自然相率归服,岂能轻易动用武力,掠夺其人,视他们为禽兽,(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本意吗!”最终没有答应。太宗对裴寂说:“近来很多人上书进言,议论政事,我(将奏章)都贴在房屋壁上,可以进出观看,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直到夜深才睡。您等也应恪尽职守,与我的心意相符。”太索命封德彝举荐贤能,很久没有推举。太宗诂问何故,(封德彝)回答说:“并非(我)不尽心尽力,只是如今没有奇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同用物,重在各取每人的长处,古代治国安定清的君主,难道是向其他朝代借用人才吗?你正应忧虑自己不能了解(贤才),怎能抹杀一国之内的贤才呢!”壬申,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璃说:“我少时喜好弓箭,得到十几张良弓,自认为没有超过(它们)的了,近来给制弓的人看,(他们)竞然说‘都不是优质的木材’。我问这样说的缘故,制弓者说:‘木心不直,脉理就都弯曲,弓力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是笔直向前。我这才醒悟从前辨析不精。我凭弓箭定天下,对弓箭的认识尚且不足,何况天下事务繁多,哪能全部知晓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在中书内省轮番值宿,多次召见,询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长孙皇后堂叔)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败露,太宗说:“长孙顺德如果能对国家有益,我与他共享府库的资财,何必贪财到如此地步呢!”太宗仍然爱惜他有功,没有治罪他,只在朝廷赏给他几十匹绢帛。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贿赂,罪不可赦,为何还赐给他绢帛?”太宗说:“他有人性,得到赐绢的侮辱,比受刑还重;如果不知愧耻,(不过)是一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么用!”15.A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分析不准确,古代诗词里的“老子”,多是自称老夫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自己的老迈,而非突出“才高不羁的形象”。故选A。16.①心境澄澈,安于田园淳朴生活的静。②于凄寂之中生发的顾影自怜。感时伤世,于佛理中寻求命途多舛之因的抑郁不。③见邸报对虽已隐居多年仍有人恐其入仕进而搬弄是非的讽刺。④请求同隐青山的友人再赋“招魂”,将他招回山林以排遣愁闷的解嘲。(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下片写“况抱瓮年来自灌园”,此句既是描写词人自己抱着水瓮浇灌田园,也是用典,根据注释③可知典故出自“庄子”,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此处用典同样是表达词人心境澄澈,安于田园淳朴生活的静。“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凄凉顾影”出自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写出词人并非真的安于田园生活,他在孤寂中常常生发顾影自怜之悲;更经常回忆起往事,一个“悲”字直接抒发了感时伤世的悲凉;现实中的不如意无法派遣,他只能“殷勤对佛,欲问前因”,想要从佛理中找出自己命途多舛的原因。但佛祖又怎么能给他满意的答复呢?他只能在对佛自问中表达自己的抑郁不。“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此句用典,牛僧儒《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青山”“妨贤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此句呼应词前小序“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辛弃疾早已隐居多年,然而那些小人还是怕他入仕为官,因而在邸报中说他因病辞官,此句是辛弃疾对这些小人的辛辣嘲讽。“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楚些》,指《楚辞》《招魂》,句尾用“些”字。此句用屈原《招魂》典故,既表达了同屈原一样的人生境遇,也暗含了自己与屈原的傲岸不屈。同时此句请求同隐青山的友人再赋“招魂”,将他招回山林以排遣愁闷,表达了词人的不屑以及解嘲。17.【答案】(1)勇者不惧死节从来岂顾勋(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8.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适用于人与人之间。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适用范围更广泛。语境中没有“利害相同”的意思,也不是人与人的关系,故选“息息相关”更恰当。第二空,前程似锦:形容前途十分美好。大有可为:比喻所做之事很有价值,很有发展前途。句中对象为“数字人民币”,使用“大有可为”更恰当。第三空,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语境中“在企业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不是小事情上,使用“大显身手”更恰当。第四空,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暗含比较意。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此处并未有比较意,故用“并驾齐驱”更恰当。故选B。19.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不是”与“反而”搭配不当,“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二是成分残缺,“市场化方式”前应加介词“以”。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故选D。20.(1)设问构成:明知故问,自问自答。(2)表达效果:问句是基于上文对数字人民币大显身手状态的描绘自然提出的疑问,顺应文脉,引发读者思考,答句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整个设问句引人注意,使行文灵动活泼。(共3分,第一条1分:第二条2分,对问句和对答句的效果分析各占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构成:划线句由一个问句“为何要研发数字人民币”和一个答句“因为中国发展数字人民币有很多优势”构成,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表达效果:上文“数字人民币已经涵盖…等多个使用场景,并产生了…等支付模式。数字人民币未来有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