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综合卷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答案

75

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综合卷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析】本题侧重于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考查。诗歌一般为抒情性作品。要对诗歌的常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进行梳理,结合对诗歌本身的解读来组织答案。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直接的为直抒胸臆,间接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用典等。另外,修辞手法如在诗歌中有体现,也要整合到答案中来。17.参考答案:(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横槊赋诗樯橹灰飞烟灭(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涉江》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1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诠释,说明解释,用于书面语,侧重于对某事的讲解证明。阐释,阐明陈述并解释,侧重于阐述事实后加以解释。文中没有阐述事实,用诠释。第二空,传递一般是在等的情况下进行,而传达多数情况下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下辈。第三空,频频,一次又一次,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屡屡,屡次,常常,再三,表示情况一再出现。频频强调出现的次数频繁,屡屡表达的次数频率不及频频。文中表达的是次数多,频率高。第四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酣畅淋漓,指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前者侧重意思的表达,后者侧重情感的宣泄。故选B。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三亿人”所属不明,“伟大故事”的主体错误,应在“中国”添加介词“以”,使“中国”成为“三亿人”的所属和“伟大故事”的主体,“冬奥会”成为“带动”的状语;“冬奥会的舞台”是“传”的途径,用“以”不准确,应将“以”改为“通过”,“到”用词不当,应将“到”改为“遍”)20.参考答案:①比喻构成:将190多个国家比作190多条小船,将190多个国家团结在一起比作同在一条大船。各自孤立的国家与团结在一起的国家之间是小个体与大团体的关系,这和小船与大船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3分)②表达效果: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世界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道理,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比喻构成需要指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各要点1分。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形象生动,需要结合内容作答;选段以议论为主,比喻说理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21.D【解析】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用“既…又…”关联词连接,“推动我们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手段,故应先说“推动…”再说“实现…”,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意义更深远,故放后面。)22.参考答案:①既是挑战也是机遇②但辩证地看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后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又有许多有利的作用。所以第一句横线上填: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第二空是个转折句,所以横线上填:但辩证地看。第三句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能与后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衔接。)23.写作提示: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