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湖北重点中学智学联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98

2023学年湖北重点中学智学联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以三分之二负责防守,而以三分之一屯田种粮,开原交换得到的马匹全部交给本卫士兵骑马操练。这些都被采纳。宣宗即位后,巫凯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佩带征虏前将军印,代替朱荣镇守辽东。巫凯上奏朝廷说,各地马驿都与所要运送抵达的地方相邻,花费的人力也大致相等。只有黑林庄递运所设置在高盘山二座驿站之间,两地距离远,形势孤单,货物传递运送非常艰难。以往义州卫带管大宁驿路,曾经在牛心山设置马驿。现在大宁的道路不通,马驿等于虚设。如果将其移置到盘山驿,增加其用作递运所,而将黑林庄递运所移置到高驿站,这样设置,差不多就得当了。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对从塞外逃回的中原人,朝廷下令全部送往京城,等其亲属前来认领。巫凯进言称远道往来,恐致失散,阻碍远方的人渴望回归之心。朝廷于是改为将有马的人及年少体壮者送往京城,其他的可以自便。敌寇抢掠西山,巫凯率军击败他们,全部获得被掠去的百姓,皇上降敕令褒奖勉励。皇上曾派遣使者在松花江造船招抚诸部落。因为地处偏远,军民转运输送十分艰难,许多人逃亡。恰巧有敌情,巫凯极力请求废除此劳役,而加入海西诸部的逃兵已有五百余人。不久,造船之役又兴起,宦官阮尧民、都指挥刘清等人主管。多有不法之事,导致激发变故。巫凯弹劾阮尧民等人,将他们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英宗即位后,巫凯升为都督同知,他上奏八件边防事宜。他请求厚恤那些为国效力而死者的家人,增加官吏被折扣的钱钞,每年供给士兵冬天的衣服、棉布,军中口粮、草粮一切照旧,并且招来商人充实边境。朝廷都应允实行。不久,巫凯被兵部尚书王骥弹劾。朝廷知道巫凯贤良,让巫凯自己陈述情况。并且谕告廷臣,文武百官中如果有罪,必须得到证据后才能上奏,诬告者罪不能免。巫凯因此得以去实现他的志向。正统三年十二月,巫凯得病,皇上命御医骑马前往诊视,没有到达,巫凯就去世了。巫凯性情刚毅,富有智谋,管理部属严而有恩。他戍守辽东三十余年,声威和恩泽一并施行,边防大获整治。前后驻守东方边陲的人,除了曹义之外,谁也不能与巫凯相比。14.【答案】C【解析】C项,“些许失落之情”错误,应该是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里偷闲的快乐。15.【参考答案】“飞”,飘飞:“拂”吹拂,拂过。“花飞”,写出了花瓣飄落时的状态,“柳拂”,写出了绿柳飘动,仿佛在轻拂马鞍的情形。(3分)颈联从触觉、嗅觉、视觉等角度进行描写,飞花沾湿衣袖,红中带香,绿柳轻拂马鞍,绿色匀称。“柳拂”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逼真。(2分)景中融情,表达了作者欢愉的心情。(1分)16.【答案】(每空1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恐美人之迟暮(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7.【答案】A【解析】①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此处是说黄河向黄海湾奔腾不止,应填“奔流不息”。②出尔反尔: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后来又反悔;比喻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此处说黄河的两种行为一再反复,但不是“常常变卦”,应填“出尔反尔”。③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是关系密切,但不是利害相关,应填“息息相关”。④硬生生:形容态度生硬。也指很厉害,不容易地做到了某事。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也指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在眼前的。此处说的是本来做起来困难,结果却完成了,应填“硬生生”。综上所述,选择A项。18.【答案】B【解析】关键是要能在四个选项的比对中发现差别,或发现所修改的不同地方,再对这些修改处进行比较,最后判断正误。如本句中有两处修改的不同:“历来”的位置,通过比较分析,A、B两项中“历来”的语序是正确的;“繁荣”与“兴衰”不构成相反关系,“兴”就有繁荣的意思,排除A项,故选B项。19.【答案】D【解析】D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变脸”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A项,表示讽刺和否定;B项,表示直接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20.【参考答案】①书写人的性格特征②性格内向的人坚持练③使人的性格趋于安静(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21.【参考答案】示例一:字如其人,人心正直是书法端正的基础,写字先做人,要表里如一,知行同步。(5分)示例二:做人与做事要协调一致,内外统一,心术端正是写好书法的基础,也是为人做事的根本。(5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2.【写作指导】本题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关于孔子,他在天下大乱时,主动承担起拯世之责,这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第二则讲述的是横断山区一对兄妹在走出大山后又回到大山创业的故事,这表现出了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其中的人物都勇于承担责任,那么写作时就应围绕这点来写。另外,要注意题目中的写作任务,从“青年与责任”这个主题看,本次写作要重点阐述青年与责任的关系。写作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①唯其艰难,更需青年;②迎难而上,绽放青春;③走进“大山”,走向未来。押题信息卷01语文答案与解析第2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