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4·第4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一)政治试题

95

国考1号4·第4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一)政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4政治答案
    2、2024国考一号四
    3、2023-2024国考1号4文综答案
    4、2023-2024国考1号4答案
    5、2024国考1号4
    6、国考一号4答案2024
    7、2023-2024国考一号4答案
    8、2023-2024国考一号四答案
    9、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政治
    10、2024国考一号4文综答案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课题组根据前期提出的“岩浆引擎”假说认为,自发俯冲带不同部位俯冲起始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新生代西太洋板块年龄差异很大,这表明它们不是自发俯冲,而是由太洋板块重大变化所触发的,并通过重建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太洋板块运动速率进行研究,发现新生代西太洋板块俯冲是诱导俯冲。这表明①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恩格斯的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有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社会变革的先导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与时俱进,坚决反对教条主义③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必须与具体实际结合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继2019年的“柠檬精”“我太南了”之后,最近又出现了诸如“脚艺人”“大无语事件”“量子互联网”“5G少年”等网络热词,每一个热词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些词语成为网络流行词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意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庄子《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学本领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们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④改造世界必须以发挥能动性为基础和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这一哲理的是①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月月望相似②少年安能长少年,沧海尚变为桑田③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A.①③B.①④C.(23D.(24高二政治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国考1号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