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2

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山西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评历史
    2、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历史
    3、2023-2024山西省高三9月质量检测
    4、山西省2024初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
教学金国1@©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表飞札记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中源”思想有利于减少向西方学的阻力,故选Λ项。材料无法得出传统学说的科学性,排除B项;统治者坚持天朝上国思想,认为“西学中源”,其主要目的不是突出华夏文明的优越性,排除C、D两项。答案:A12.康有为指出,地球上“富乐莫如美,而民主之制,与中国不同:强盛莫如英、德,而君民共主之制,仍与中国少异。惟俄国,其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同…故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由此可见,康有为A.指出了美国和英德两国的区别B.主张效仿俄国实行君主立宪制C.有力地抨击了顽固派的落后性D.成功地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区别较大,而英德两国的政治制度和中国的也有区别,只有俄国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的政体相同。因此,他主张学俄国君主立宪制,故选B项。康有为主要指出了美国、英国、德国的政体与中国的区别,而没有指出美国的政体和英德的区别,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顽固派的落后性,排除C项;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公车上书”,排除D项。答案:B13.有学者认为,孙中山虽然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帝制,但却没有认识到,要想建立共和政体,就必须“推翻整个封建势力,彻底打碎封建的国家机器”。这旨在说明孙中山A.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B.暴力革命手段存在局限性C.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帝制D.建立的制度缺乏群众基础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未意识到革命并没有推翻整个封建势力,彻底打碎封建的国家机器,这说明孙中山的反封建斗争存在不彻底性,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暴力革命的局限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推翻封建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14.1917年,蔡元培在“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的背景下提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所以应该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观点A.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完善B.体现了科学主义的精神C.旨在强调宗教思想的落后性D.主张以美育拯救中国解析:1917年,在“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的背景下,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A项夸大了这一观点的作用,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蔡元培主张以美育拯救中国,排除D项。答案:B15.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组建社团的热潮,一时全国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大小社团,其中有新青年社、觉悟社、工读互助团、改造社等。这些社团的组建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C.说明民主革命的成果显著D.促使共产主义获得了普遍认同解析: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组织民主政治社团,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组建这些社团是为了传播新思想,救亡图存,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之下,民主革命的成果遭到了破坏,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B16.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道:由于之前打击小资产阶级的过左的政策使得小资产阶级转到了豪绅一边来反对工农革命政权,而“近来改变这种政策,情形渐渐好转”。据此,当时这“政策”的调整有助于A.缓解边界经济困境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0【23DY·历史-RMB-必修三-QG】
本文标签: 学年度高三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