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N]四试题

86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N]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D【解析】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低温或短日照条件下为雄性可育,在高温或长日照条件下为雄性不育,且低温或短日照条件引起的雄性可育自交后代为光温敏核不育系,表明该条件引起的雄性可育不可遗传;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育种,利用的是杂种优势;F1为杂交种,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其自交后代不能稳定遗传;在适宜条件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和恢复系水稻自交后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二者属于纯合子。4.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研究人员用EMS对青檀萌发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培育青檀彩叶植株,得到叶片表现为黄叶、金边、斑叶等多种变异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不同类型的彩叶植株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国年B.用EMS浸泡萌发的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经EMS处理后青檀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通过诱变获得不同类型的彩叶植株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乙基鸟嘌呤,进而诱发基因突变,EMS作为一种化学诱变剂,能诱发叶色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突变。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进而使诱变后基因中的A一T碱基对将G一C碱基对替换,尽管碱基对种类发生替换但碱基对依然由嘌吟碱基和嘧啶碱基组成,因此诱变产生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吟含量依然等于嘧啶。诱变并未引起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因此,经EMS处理后青檀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5.油菜(2=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为了培育低芥酸油菜新品种,科学家诱导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Mu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ua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秋水仙素处理Mua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子C.自然状态下Mua植株自交可产生大量低芥酸油菜品种豪客D.将植株Mua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答案】D【解析】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而Mua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Mua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自然状态下,Mua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Mu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Mua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子,此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6.某兴趣小组用甲(2N=14)、乙(2N=18)两种植物进行杂交,得到不育植株丙。再用植株丙的一段生长旺盛的枝条进行组织培养并进行处理,得到了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的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植株丙减数分裂的过程是异常的C,植株丁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正常联会D.由植株丙到植株丁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解析】甲、乙两种植物细胞中含有不同数目的染色体,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植株丙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染色体配对现象,减数分裂过程是异常的;植株丁是可育的,体细胞内含有16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能够正常联会;植物丙含有16条染色体,丁含有32条染色体,由植株丙到植株丁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7.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研究人员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黄花蒿(2N=18),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青蒿素含量高的植株。假设野生型黄花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C基因,其编码的C酶参与青蒿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C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低温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野生型黄花蒿细胞可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可培育成四倍体植株C.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7D.若F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1/8·51·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