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HUN]一试题

82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HUN]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直接决定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增长的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9.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下列B.选取大树杜鹃分布密集的区域,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数量关于种群空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适度清除凋落物,有利于提高该山区大树杜鹃的环境容纳量A.蛇类为了度过严寒的冬季,常集群于洞穴中D.建立种子库是保护大树杜鹃的重要措施之一B.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6.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C.种群的空间特征都有垂直结构和水结构2000只鸭子就能对266.8hm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的D.内蒙古草原上的野生蒲公英均匀分布变化规律,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可能偏小的是A.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不统计方格线上的菌体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其标记物脱落d时间引入鸭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甲乙D.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长,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A.图甲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11.图中字母表示的时刻,种群数量不为K值的是B.图乙ab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曲线增长,最初有N。只,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03)t只C,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死亡率出率出生率4时间时间时间时间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来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7.如图所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CD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12.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的美誉。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水鸟A.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1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下列有关白洋淀的叙述错误B.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是C.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A渔民控制渔网的网眼大小,可调控鱼群的年龄结构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B.芦苇的高矮不一体现出了群落的垂直结构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C.调查苇莺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造成被标记动物易被捕食会影响调查结果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D.随着保护力度加大,白洋淀的物种丰富度有所提高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13.为研究某自然保护区黑桫椤的种群密度等生态状况,研究人员分甲、乙两组分C.研究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别选取10m×10m的10个样方,对黑桫椤及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数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其种群密度降低据记录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物·单元检测卷(十一)第3页(共12页)】生物·单元检测卷(十一)第4页(共12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